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重庆市巴南区:组建“1+X”党建联盟 激发城市党建新活力

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08日11:0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主动适应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的变化,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的重要指示精神,破解城市党建“各自为政”“各抓各的”的难题,推进街道社区、辖区单位、各类组织党建共驻共建、互联互动,充分释放城市各单位党建“外溢”效应,巴南区创新组建“1+X”党建联盟,以共驻共建、共治共享为抓手,形成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化党建共同体,有效激发了城市党建新活力。

一、背景与起因

(一)“1+X”党建联盟是顺应城市社区多种组织“同城无联”新形势而为。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阶层群体不断涌现,原来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形成的单一、有序、紧密的社会结构日益松散,传统组织架构下的基层党组织很难适应这种新变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依托党的组织优势,统筹整合街道社区、驻区单位、行业系统党组织及各类组织力量,形成“局部相加大于整体”的效果,是顺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二)“1+X”党建联盟是应对城市社区多种问题“同城难解”新挑战而建。当前,城市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街道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不突出、条条和块块“各自为政”“各抓各的”、在职党员参与城市社区建设和服务主动性不强、共驻共建重形式轻效果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新挑战,必须在组织形式上作出新的探索,构建党建联盟整合各类资源,按照党章赋予街道社区党组织的职能,用党建这个强大力量把各类组织凝聚起来,共同面对和解决城市的各种问题。

(三)“1+X”党建联盟是落实城市社区条条块块“同城共建”新目标而生。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指出:“要提高城市基层党建的整体效应”。这是运用系统思维分析城市党建得出的科学结论。城市党建涉及到区域、单位、行业等方方面面,不是仅仅让一部分党组织、党员和群众获益,而是要统筹解决好辖区所有的实际需求和难题,让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尝到“甜头”,这就需要以党建引领整合各方力量结成利益联盟,通过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活动共联、文化共享等多种方式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开放融合,建立共建体系。“1+X”党建联盟,其中“1”是指综合实力较强的建制社区党组织,其书记是党建联盟的牵头人;“X”指驻社区单位党组织、邻近综合实力一般的社区党组织、驻邻近社区单位党组织以及社区民警、业委会、物业公司,其党员负责人为党建联盟的成员。“1+X”党建联盟实行牵头人领衔抓总制,成员单位打破了传统条块分隔、封闭运行的党建模式,把区域内关系互不隶属、层级高低不同、领域多元多样的各类组织整合起来,各自列出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通过三级党建联席会平台开展双向认领,实现互联互动、共驻共建。全区先后成立55个“1+X”党建联盟,5.5万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群团组织、非公和社会组织、金融机构以及驻区部队等作为成员单位参与其中,一年来共召开各类党建联席会1320次,开展交叉讲党课、共过组织生活、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等共建活动3312次,联手实施四点半课堂、微心愿、爱心超市、企(校)地合作项目2127项,充分发挥了党建联盟的“乘积”效应。

(二)坚持互利共赢,完善共建机制。党建联盟建立“1+5”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共建责任。“1”即:辖区单位每年签订一次共驻共建协议书,每年年初,社区(党建联盟领衔单位)党组织秉持互利共赢原则,收集各成员单位的需求清单、资源清单,进行“一对一”匹配形成共建项目清单,开展双向认领、公开承诺,在此基础上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以“契约”形式明确各自的共建责任。“5”即:年初1次工作安排布置会、每季1次党建联盟情况分析会、半年1次党建联盟工作推进会、年底1次党建联盟总结表彰会,通过定期会商,及时研究党建联盟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倒逼成员单位拿出切实有效的举措,推动承诺事项在规定时限内落地。如,红光社区党委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将“部分在职职工孩子放学后无人接、作业无人辅导”问题列入了“需求清单”,驻区单位重庆理工大学志愿服务队获悉后主动对接社区,利用社区活动场地联手开设“四点半”课堂,将放学后无人接送、无人辅导的孩子聚集到社区进行作业辅导,解除了上班族的后顾之忧。

(三)坚持及时办理,推动共建落地。党建联盟依托“三级”党建联席会和“群工系统”平台,采用“递进剥笋”的方式及时办理,妥善解决辖区内各类需求和事项。对社区党建联盟会议无法解决的事项,由社区党组织提请街道党建联席会研究,街道层面仍无法解决的,提请由区委书记任召集人的区级党建联席会研究,能办理的即时转办,不能即时办理的录入“群工系统”责成职能部门限时办结,一旦超过7天时限,系统自动“亮红灯”警告,区级城市党建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第一时间约谈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责令作出说明和限期整改;对因制度、政策、权限等原因确实无法办理的,由区级城市党建联席会议办公室出面做好回复和解释工作。据统计,近年来全区共妥善解决党员管理、小区停车难、物管矛盾、社区办公阵地狭小、国企社会化移交不畅等各类问题1.49万个,有效整治各种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久拖不决行为12起,既解决了共建需求,又整肃了干部作风,更赢得了市民好评,起到了“一石三鸟”作用。

(四)坚持分类管理,激发共建热情。对党建联盟中各类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在职党员实行以单位党组织管理为主、社区党组织管理为辅的双重管理模式,制定“五个一”活动清单对参与共驻共建作出硬性要求,即:每季度至少到社区报到一次,认领1个服务项目(服务岗位)、召开1次院坝会、联系1户社区群众、参加1次志愿服务、提出1条社区建设合理化建议。对流动党员,每个社区建立1个网络党支部,明确1名工作人员,每月召开1次网络“三会一课”,通过视频会议、推送学习资料等方式,加强教育管理;同时整合小区网格员、物业人员力量,通过入户走访把辖区的流动党员摸排出来,引导他们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区102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网络(e)支部,每月雷打不动召开1次网络“三会一课”,切实把党的声音传递给1121名外出流动党员;同时,全面推行线下“四个一”管理办法,通过建立1张登记卡、发放1本党员证、指定1名联系人、留下1个电话,把流动党员有效地置于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之中。

(五)坚持双向考核,压实共建责任。建立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双向考核制度,各成员单位的共驻共建情况严格纳入季度督查和年终党建考核,以考核这个“指挥棒”来传导工作压力、推动工作落实。共驻共建情况实行分层级倒扣分制,即中组部、市委领导发现问题一次扣5分,市委组织部、区委领导发现问题一次扣3分,区委巡察办、区委组织部发现问题一次扣1分;经验做法得到肯定的,按层级分别加5分、3分、1分。每年年底,由街道党工委对成员单位共驻共建情况进行考核打分,对组织关系在区的驻区单位,按照单位党建、参与区域化党建7:3权重折算分值上报区委组织部,纳入驻区单位的年度党建考核兑现绩效;对组织关系不在区的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情况书面报告区委组织部,由区委组织部适时向其上级党组织反馈。同时,区委组织部在对街道党工委开展目标考核和班子回访时,必请辖区党建联盟单位党组织进行民主测评,其测评结果占街道党建考核30%权重比例,直接与评先评优挂钩,排名靠后的确定为后进街道党组织进行整顿转化。今年“七·一”,区委对龙洲湾街道、红光社区、渝兴公司、巴南中学等51家党建联盟先进单位作了评先表彰。

三、主要成效

经过近些年的探索和实践,巴南区城市“1+X”党建联盟取得明显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提升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1+X”党建联盟淡化了体制、隶属、级别的观念,强化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和统筹协调功能,突出了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三大主业,实现了城市党建由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的转变。同时,将驻区单位参与所在社区城市党建工作情况纳入年度党建考核,由街道社区党组织进行打分,也赋予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统揽辖区各级、各类单位和组织的胆气和底气,增强了“话语权”。每年底,把辖区单位参与“1+X”党建联盟情况,按照党建总分值30%权重比例,由街道社区党组织打分,折算纳入各单位的党建考核,极大提升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特别是通过牵头开展系列共建项目,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力、统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

(二)增进了辖区单位的互利共赢。社区、驻区单位分别把各自的需求列出来、可用的资源晒出来、共建的项目提出来,由大家共商共议、双向认领,统筹解决辖区所有的实际需求和

难题,让辖区单位都能从共驻共建中尝“甜头”、有享头。据统计,辖区单位在“1+X”党建联盟中推行三张清单以来,需求事项、共享资源、共建项目呈“井喷”之势,数量突破了1000关口,截止9月底,共建项目落地1012个,受益党员群众12.6万人次,极大的调动了辖区单位、党员、群众共驻共建的热情。

(三)激发了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党建联盟将城市各类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充分调动了辖区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在职党员经常到社区报到,流动党员主动在流入地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群众纷纷组建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创卫宣传、环境整治、矛盾调处、扶贫济困等活动,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市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得到明显增强,有力地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四)发挥了城市党建的“乘积效应”。党建联盟整合共建单位力量,面向群众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改变了以往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单兵作战”的方式,实现了“集团作战”,达到了“1+1>2”的效果,充分发挥了城市党建的“乘积效应”。

四、经验与启示

(一)强化党的领导是关键。农村工作和城市工作是各级党委工作的两大阵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巴南区探索组建“1+X”党建联盟、构建“5+1”工作机制、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加强流动党员日常管理、落实“三张清单”、开展双向考核等系列做法,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放在首位,确保共驻共建、基层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二)注重互利共赢是根本。互利共赢是确保城市区域化党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本。长期以来,城市社区职权小、资源少、地位弱,存在整合资源“有心无力”、推动共建“人微言轻”的现象,多是扮演“索取者”角色,很少反哺驻区单位,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驻区单位对参与共驻共建有偏见成见、积极性不高,而党建联盟所有成员单位各自列出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开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实现了“单向受益”向“互利共赢”的转变,使城市区域化党建同心同向、行稳致远。

(三)坚持双向考核是保障。党建联盟针对条块互联互动不紧密、共驻共建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建立双向考核制度,将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参加党建联席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落实“三张清单”等情况列为考核指标并赋予权重,由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党组织根据落实情况相互打分,并折算纳入各自的党建考核,让城市党建工作由“软指标”变成“硬约束”,真正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更好的保障共驻共建落地见效。

(责编:宋晨、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