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甘肃酒泉瓜州县:系统推进聚合力 融合发展激活力 着力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中共瓜州县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17日08:5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党建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整体性工程,相对于过去的城市社区党建,相对于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组织覆盖面逐渐扩大。传统社区党建覆盖面主要是居民区党组织建设,而城市基层党建更强调区域的概念,涉及的领域较多,如社区党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机关党建等,需要打破条块分割、封闭运行的局面,运用系统思维、整体思维,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发挥出整体优势。二是社会治理理念逐步转变。当前,商务楼宇、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网络媒体等新型经济业态的大量涌现,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领导方式逐步实现从封闭的绝对包办和绝对管理,到强调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向协调、指导、服务的方式转变;组织方式从过去以条为主、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网络化方向转变;活动方式从较多的依靠社区党组织自身的力量,向更多地调动社区各类资源的方向转变。三是利益诉求日益复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征地拆迁、物业管理、劳动合同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群众的养老、休闲、精神文化等需求逐渐增多,妥善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和满足多样化服务的需求,社区需要在其中做大量的工作,这也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带动基层治理创新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以组织共建为龙头,凝聚城市基层党建合力。主动适应经济社会新形势,积极推进组织结构再造和功能优化,引入“看板管理”理念,将“四长四员”和“双网双全”模式有机融合,建立起了上下衔接、左右联动、根基稳固的“党建联盟”。纵向上抓结合,结成“一家人”。严格规范社区“大党委”工作运行机制,全面推行“1+N+X”模式,建优建强社区党组织这“1”个中枢,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与区域内“N”个驻区单位党组织建立共建关系,带头统筹区域“X”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将4个社区党总支升格为党委,搭建起了社区党委为核心,驻区党组织为羽翼,业委会、物业公司、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一盘棋”体系,并选聘24名有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进入社区“两委”班子,通过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五事联办”,实现了社区服务由“单兵作战”向“兵团作战”的转变,为社区党建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强大工作合力。横向上抓延伸,拧成“一股绳。将党组织设置与“网格化”管理相融合,科学设置党建工作网络,探索推行“支部建在楼宇上”“支部建在网格上”的党组织设置模式,依托33个社区党支部建成“网格服务型”党组织37个,在楼院、商圈、市场等区域设立网格党小组59个,将共驻共建党组织科学分配纳入网格管理,建立起“社区-机关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的四级管理服务体系,切实将党组织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个“神经末梢”。推行“四长四员”网格管理模式,配齐配强“四长四员”网格服务力量256名,通过建立实施定时巡查、走访联系、工作日志、挂牌服务、监督考核等机制,有效推动资源在网格整合、需求在网格发现、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优化、管理在网格落实,实现了民情沟通无遗漏、社区管理无盲区、服务群众无缝隙。

(二)以服务共推为核心,激发城市基层党建活力。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运用“党建+公益志愿”理念,整合各类优质服务资源,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职党员“零距离”服务。创新探索在职党员“双向报到、双向服务”机制,引入金融系统“零存整取”管理方式,组织县直部门单位1856名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建立在职党员爱心储蓄银行,通过固定活动日+业余节假日、社区派单+自发组织、群众点单+认领心愿、共性连通+个性拓展等形式,组织在职党员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务实有效、灵活多样的服务活动,有效发挥了在职党员作用。社区党员“综合性”服务。积极发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经济和专业优势及在职党员技能特长和社区需求,创新“818(帮一帮)公益集市”项目,按照“总站+分站”模式,吸纳党员志愿者组成“红色文明劝导、绿色环卫保洁、橙色扶贫济困、金色宣传教育、粉色医疗送诊”等“五色服务先锋队”25支,广泛开展上门入户常态式服务、魅力周三集中式服务、点亮心愿个性式服务、热线求助应急式服务“四式”精品服务,形成了情系夕阳、你有事我代办、同心361°、五点半小课堂、手拉手共建宜居家园、心灵氧吧等精品服务,赢得了广大居民群众良好口碑。创新实践“项目化”服务。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全面开展项目化党建工作,成立社区维权、生活服务、社区事务、慈善公益、文化体育等38个项目功能性党小组通过公益信息员收集、公益集市微信平台征集、公益项目设计大赛采集等途径,广泛收罗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建立服务项目数据库。创新应用“公益众筹”理念,采取向非公经济组织“筹资金”、向社会组织“筹服务”、向社会公众“筹爱心”的项目化运作,广泛开展贴近实际、富有创意的精品服务活动,深受党员群众赞誉。

(三)以资源共享为纽带,扩充城市基层党建张力。坚持“一盘棋”理念,强化“破难题”导向,搭建起了驻区党委及党组织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推动了城镇社区“小党建”走向城市基层“大党建”。整合资源“一呼百应”。强化区域化党建的枢纽连接作用,搭建资源共享式平台,组织8个社区党组织与城区5个党工委、99个驻区单位、120个党支部到社区报到,签订共建共享协议,整合民政、妇联、残联等部门的项目、资金,建成居家养老、e生活家政、残疾人康复3大服务中心,开通“12349”服务热线,为500余名高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免费配备“一键通”服务电话,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便捷温馨的服务。依托组织、宣传、共青团等部门人力、项目等资源,开办创客空间、五点半小课堂,各类服务阵地作用的持续发挥,实现了民情沟通无遗漏、社区管理无盲区、服务群众无缝隙。智慧党建“双线融合”。按照“党建+互联网”模式,把“网格化”和“网络化”相结合,紧抓网络、软件、终端、数据、人才和业务创新等关键要素,构建大网络、大数据、大服务体系,将党建、综治、计生、民政等信息平台数据重组再造,对网格内党组织、单位、企业、学校和居民家庭进行调查摸底采集信息,建立起了党建管理、住房人口、志愿服务信息库,为资源配置、优化服务提供了强大信息数据支撑。用点睛之笔促进网格信息互联互通,用好用活“两微一端”,精心打造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党建APP和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广泛运用信息化手段和项目化运作,线上线下收罗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建立服务项目数据库,梳理筛选、分类登记、定期推送,构建起了服务事项收集、流转、反馈的闭路回环,形成了“党员网中管,服务网上做”的运行格局。

三、经验与启示

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出发点是凝聚和服务群众,切入点是教育和管理党员,落脚点是加强和完善城市基层治理。因此,构建城市“大党建”工作格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加强多层次、扁平化、融合式的区域化党建平台建设,在健全体系、优化机制、强化功能、加强队伍建设和组织保障等方面不断发力,力求消除党建工作的“盲区”和“真空地带”,使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城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也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一是以共驻共建为立足点,构建大党委引领组织融合。区域化党建的核心是整体联动、相互融合,要以党组织为共同纽带,为不同行业、领域、部门的联动、合作,提供信任机制,搭建沟通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它们在社区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为社区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规范社区“大党委”运行机制。研究制定《社区“大党委”运行规则》,明确社区“大党委”职责、党委委员职责、党委工作制度等基本规范,通过选聘或委任驻区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兼任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方式,把不同隶属的党组织兼容联系起来,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区域性联合党组织,变社区党建“社区抓”为“大家抓”,凝聚各方工作力量。构建区域共建共联机制。按照“党建共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成立由城镇、社区和驻区单位以及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共同组成的“区域共建联席会”,通过在党建资源上共享,在党建平台上共建,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上共联,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共管,统一协商共建事务,畅通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化解渠道,构建良性互动协同体系。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驻社区单位党组织签订社区党建共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把党建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把软任务变为硬指标,并设立专人专项负责制度,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严格落实城市三级党组织抓党建联述联考联评制度,推动上下联动、建强工作体系。

二是以服务群众为切入点,依托大平台推动资源融合。服务群众是城市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把驻区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服务群众、关心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各种资源统筹起来,使得各方资源更进一步释放,才能充分展现区域化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共治效能。打造开放式阵地平台,以共建促共享。强化区域化党建的枢纽连接作用,通过共建签约,将“项目需求链”与“共治资源供应链”有效对接、“双链成环”,努力把群众需求和社区资源有效对接,以项目化方式相互提供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开展双向认领,相互提供服务,以党组织资源整合带动区域行政资源、社会资源整合,以党员示范引领带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打造共治共享的“幸福圈”。搭建组团式服务平台,以共抓促共融。按照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原则整合党建资源,打破条块分割、封闭运行的局面,通过资源平台共享共建、日常活动共同开展,整合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党组织资金、项目、人才等服务资源,常态化开展“十进社区”活动,把服务“打包捆绑”送到居民手中,形成社区牵头、部门联动、党群共建、整体推进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构建智慧化网络平台,以共推促共用。积极适应“党建+互联网”趋势,大力打造大数据管理平台,将辖区居民、各类组织信息全部实行数据化管理,并做到城镇、社区两级信息互联互通,电脑、手机等信息终端互联互通。科学运用大数据,细分空巢老人、残疾人等12类特殊人群,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

三是以资源下沉为着眼点,强化大保障加快力量融合。当前,城镇社区承担的事务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没有同步下移,往往处于“有心办事、无力办事”的尴尬境地。破解这种困局,必须重心下沉、资源下沉、保障下沉,切实加强基层基础保障,不断激发城市基层党组织活力。建强社区党务干部队伍。严格落实城市基层党务干部工资待遇稳定增长机制,将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全县干部队伍、人才队伍总体规划,加大从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干部力度,注重选拔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乡镇领导干部,注意推荐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人选,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增强社区经济实力。完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和正常递增机制,每年从基层党建经费中按照一定比例向社区倾斜,保障社区工作需要。探索社区商务用房建设,遴选一批条件成熟的社区,采取盘活闲置资源、提供服务项目、入股企业项目以及政府购买、社区自建等方式,探索网店大融合商业化运作,使社区拥有一定的商务用房,逐步增强社区“自我造血”功能。推动社区减负增效。建立城市党建责任清单,明确县级、城镇、社区三级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健全三级联动体系,引导基层党组织聚焦主业、突出主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上来,使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一贯到底、紧密衔接。建立职能部门职责下沉准入制度,禁止职能部门随意将工作职责下放到城镇、社区并自行设立各种考核,确需下放的须由县委、政府审核把关后才能下放,并做到权由事转、人随事转、费随事转。

(责编:宋晨、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