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江苏南京玄武区:以“红领”之名 为白领“建家”

玄武区委组织部 

2018年10月25日10:5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新兴领域大量涌现,人才、资本等生产力要素向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各类园区集聚。经济发展有了新形态,党建工作也有了新要求。10年来,玄武区主动适应新形势,站在夯实党在城市执政基础的政治高度,按照全面统筹、系统推进、整体提升的思路,在两新组织集聚区,探索出“红领+”党建工作模式,为加强新时代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贡献玄武方案。

一、背景与起因

玄武区是南京市中心城区,高端商贸、现代商务、科技服务等产业发达,集聚了2万余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数十万从业人员,集中分布在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和产业园区,其中自管两新党组织近500个、自管党员近8000人,流动党员上万人。这些两新组织数量众多、涉及行业领域广、发展变化快、党员流动大,党建工作一直以来存在党组织组建难、工作基础薄弱、小微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难等问题。

为着力破解这些难题,玄武区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布局清晰、集聚度高的特点,较早地开始探索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有效路径。2008年,在新街口地区试点楼宇党建,首次推动党务、政务服务进楼宇。2012年,先后成立中山路国际名品街区党委和徐庄产业社区党委,在传统的两新党建中引入“社区”概念,将企业视为“居民户”、员工视为“居民”,开展党建联动。2017年,进一步提出“红领+”工作理念,总结经验形成两新组织集聚区党建统筹共建模式,并由此制定楼宇党建工作规范在全区推广,推动党建工作“再出发”。

“红领+”既是用“红色”引领、党建引领,也是从政治信仰的角度将拥护党热爱党的两新组织和员工团结凝聚起来,不仅是要为红领建家,还要让红领相加、用红领“+”。2年来,在8个两新组织集聚片区先后建成“红领?汇杰”等7个党建空间,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强化政治引领,把服务送到党组织和党员、企业和员工的心坎上,大大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在新兴领域有形有效覆盖。

二、做法与经过

1、建立功能优化、一抓到底的运行体系。一是工作体系。将1个红领片区党委和N个红领党群工作站作为基本配置,结合实际成立了中山路国际名品街区、物联网、电商、信息、智慧、创业大街等多个片区联合党委,在汇杰广场、华海3C广场、物联网与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创新中心等地建成7个党群工作站,构建了以片区党委为核心,党群工作站发挥枢纽作用的工作架构。二是责任体系。强化街道园区党工委领导职责,由工委班子成员兼任片区党委书记,党建指导员担任副书记,实行片区党委书记管片、党建指导员管楼、两新党组织书记管支部的三级责任体系。三是保障体系。推行骨干型两新党组织书记在片区党委任职制度,每年专项列支红领片区党建工作经费,按照一个片区至少建立一个仪式感强、上规模、标准化的开放式党建阵地,先后建成“红领·汇杰”、“红领@产业社区”等累计近3000平方米的红领系列党建空间,形成10分钟党建服务辐射圈,为周边上万家企业、10余万白领建设“红色家园”。

2、完善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组织网络。一方面,加大实体化党组织组建力度。建立红领信息库,定期梳理排查片区两新组织党员情况,对生产经营稳定、能够单独组建党组织的及时组建;对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根据“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原则,组建一批行业、楼宇等联合党组织,发挥好兜底职能,推动党员“蓄水”、党组织动态孵化,成熟一个则单独组建一个,织密组织网络。另一方面,加强功能型党组织作用发挥。打破组织隶属、企业归属、行业所属等限制,积极引导红领们走出企业、走进片区,根据志缘趣缘业缘等自由组合,先后成立青年读书会、摄影俱乐部、公益联盟、红领英语角等志趣社群20余个,推动自管党员与流动党员、党员与群众、出资人与普通员工的再组织、再融合,并积极推荐和引导党员成为社群骨干,适时成立功能型党小组6个,将党建工作的触角更广泛地延伸到党员群众中去。

3、打造素质过硬、专兼并蓄的骨干队伍。一是用好关键力量。面向社会招聘党建指导员,并按照自管两新党员数200:1的标准足额配备。实行人员定编定岗、职能部门与有关工委两级共管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每年组织业务培训、开展工作考核,遴选特别优秀的委任片区党委专职副书记。目前,已建成一直30名左右的专业、精干、年轻的指导员队伍。二是夯实基本力量。大力推行企业经营管理岗位与党内职务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党组织书记说得上话、管得了事;每年举办两新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和“红领?头雁”论坛,突出党性教育和工作交流;为部分优秀两新党组织书记建立书记群体工作室,发挥示范作用;积极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党组织选聘专职副书记。三是壮大编外力量。与驻区高校合作,接收学生到红领党群工作站驻点实习;优选讲奉献、热心党务工作的两新组织党员担任协管员,并给予适当补贴;推行红领注册制和“红米”积分兑换活动,引导党员、员工广泛参与。

4、做优靶向精准、资源聚合的服务平台。一是建立党务、政务、社务一站式零距离服务窗口。区领导和街道园区工委领导下沉一线,定期走访重点企业,问需解难。党建指导员分片包干、定点联系两新党组织,上门指导“三会一课”、发展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工作。依托党群工作站建立“流动党员之家”,接受流动党员报到,就近安排党组织挂靠。结合街巷出新等集中整治周边环境,协调解决停车、就餐等问题,充分整合科技、人社等职能部门60余项服务进片区,实现一口受理、一站办结,帮助企业解决“成长中的烦恼”。二是引进专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引进心动力、新领空间、德园堂文化、玄昱书画等11个社会组织,每周开展心理疏导、职场充电、法律咨询等服务。先后与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博物院、江苏省演艺集团、南京市鼓楼医院等省级、市级大单位合作,邀请党建理论专家、抗战英雄、全国劳动模范等“大咖”讲授专题党课,开设了衍纸制作、朗诵集训营、红领剧幕等趣味活动,医院党员专家每周三免费坐班问诊。三是围绕需求项目化推进服务。推出红领思想家、红领艺术馆、红领乐活汇、红领梦工厂、红领公益堂等5大品牌项目,定期开展我的电影党课、传统文化赏析、环湖跑、红领小春晚、“红领?创客”沙龙、爱心妈妈义卖等活动,引进自动贩卖机、快递代收机、运动器械、电子书借阅器等服务设施,受到普遍欢迎。

5、营造互联互动、友善互助的发展环境。一是支部联建。按照骨干+小微、先进+后进、上游+下游等形式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有效解决部分人数少、力量弱的支部活动开展难、质量低的问题。目前全区已结成支部对子80余个,每年共同举办主题党日活动400余次。二是区域联合。以片区为单位,实行党委工作轮值制,由辖区内党组织每月轮流承办知识竞赛、理论微宣讲、特色组织生活等开放式主题党日活动;每年底集中举办党建工作研讨会,开展党支部和党员“红领指数”测评;建立两新、机关、国企、社区等党组织党建联席会,就合作共建、矛盾协调、区域治理等重要事项不定期会商会办。三是党企联心。围绕企业发展、员工成长等目标,由片区党委牵头举办企业组团招聘会、产学研合作洽谈会等活动,建立楼宇街区园区企业需求和资源互通平台,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四是群团联进。在党建引领下,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发挥团组织、工会和妇联组织等作用,加强对两新组织出资人、青年人才等群体的政治吸纳。五是网上网下联动。搭建“红领+”微信公众号、党组织书记群以及各类社群交流等线上平台,联动线下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汇杰书房读书打卡、红领好声音评选等活动,营造了人人参与、共驻共建的良好氛围。

三、成效与反响

1、仪式感激发了荣誉感,党的形象更具象、更有吸引力。通过建设一批具备强烈政治仪式感、全开放的专属党建阵地,将党的形象和声音在商业气息浓厚的两新组织集聚区“可视化”,用缩短物理距离拉近心理距离,让党组织和党员找到“家”的归属感。近1年来,到红领系列党建空间开展活动的党组织超过600个,参与活动的党员群众超过2万人次;注册红领1200余人,基本上都是各单位的精英骨干;新发展的党员中,企业主或高管占到1/3;20余家非公企业申请成立党组织。

2、参与度提升了认可度,党的活动更加生动、更有渗透力。坚持把提升活动和服务层次作为提高参与度的关键,将白领党员中原本“沉默的大多数”转化成活跃的红领带头人。一些企业经营地搬迁后,组织关系不愿转走,宁可多跑几里甚至十几里路,也要来参加片区党委组织的活动;不少企业出资人兼党组织书记的,在遇到时间冲突时,主动将公司活动为党建活动让位;流动党员以及西门子等外资企业中的党员主动报到,有的还成了党务志愿者;不少原来软弱后进的党组织,组织生活逐步正常化、规范化,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大大增强。

3、“街友”同盟催生了发展同盟,党的工作更有深度、更有活力。积极打破隶属、层级、行业等壁垒,构建党建共同体,将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通过党建搭桥,南京聚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基购物广场达成了2000万元的合作项目,促成中创水务集团等企业与东南大学等高校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中山路国际名品街区党委整合新街口地区原有的街道商会、高端企业家沙龙、女企业家沙龙等平台,成立企业家联盟,借助“红领?汇杰”影响力,引入省市机关、大型国企和高校院所等外部优质资源,为街区和企业发展助力。

4、红色文化引领了两新组织文化,党的温暖传递开来、深入人心。通过展示红色符号、开展红色教育等,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先声药业、德乐科技等一批企业党组织建立起党建文化宣传阵地,途牛公司党委自建700平方米党建展厅和党群服务中心,华海3C广场在十九大前夕号召电脑卖家将屏保统一设置成指定图片,营造出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浓厚氛围;苏源高科、赛格数码广场等组织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党员示范岗”成为追求卓越、值得信赖的代名词;企业、员工踊跃参与认领微心愿、“绿色出行”倡导活动等公益活动,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四、经验与启示

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红领”概念的提出,模糊了职场中薪资和层级的落差,淡化了党组织和企业、党员和员工的边界,既旗帜鲜明,又减少了距离感,更有利于将广大两新组织和员工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而“红领+”党建工作以一个两新组织集聚片区为单位,在建组织、强支部等基本工作的基础上,开展特色的区域化、开放式系列党建工作,有效巩固“老办法”管不好、管不了的薄弱环节,提高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关键要把握好几组关系。

一是无形和有形。“四个意识”、红色文化等意识形态是无形的,但是承载意识形态的符号是有形的,要积极地借助有形符号,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意识形态渗透和政治引领。党建阵地就是最有效的载体。红领系列空间中丰富的党建元素,营造了浓厚的党建氛围,同时也解决了两新党组织缺乏活动场地的问题,使党建工作有了具体着力点和施展的空间。

二是个体和整体。在两新组织,尤其是量大面广的小微型两新组织中加强党建工作,要重视发挥“雁阵效应”,实现整体提升。在红领片区党委引导下开展的支部联建、区域联合等工作,让两新党组织走出“家门”与其他行业、类型党组织结对,实现捆绑式、组团式发展,形成“红色领航”的“大气象”,扭转了以往党建工作“有点无面”的局面。

三是有形和有效。党的组织和工作的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互为前提,二者要同步用力、联动推进。“红领+”系列党建工作,在追求组织覆盖的同时,强调把资源带进去、服务跟上去,让党建工作成为推动两新组织和员工发展的“红色引擎”,凝聚“党建抓实了就是生产力”的共识,赢得出资人、负责人的大力支持,为加强党建工作创造了有力条件。

四是直接和间接。党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既要“书记抓、抓书记”,“组织抓党员、一级抓一级”,也要直接面向党员个体开展教育管理。依托红领党群工作站,用个性化服务吸引党员、开放式组织生活教育党员、功能型虚拟党组织管理党员,为“流水的”党员建设“铁打的家”,让他们在紧张忙碌的职场生活中感受到“家”的温暖,有效增强了党员归属感和党组织凝聚力。

(责编:黄瑾、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