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贵州贵阳云岩区:构建“三维一体”的城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中共贵阳市云岩区委组织部

2018年11月01日10:1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秉持“区域化、大党建”的工作理念,云岩区主动顺应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不断强化城市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创新联动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完善服务功能,通过组织连结、机制连通、平台连创三个维度,打造党建工作共同体,突破城市基层党建条块限制、封闭运行的模式,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三维一体”的新格局。

一、背景与起因

云岩区是贵阳市的主城区,也是贵阳老城的主体部分,下辖城市社区27个,城市居委会145个,共有城市社区党组织党员10140人,城镇化率接近100%,93.57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居住了将近100万的人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群众需求的迅速增长,城市社区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度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社区党建呈现“条块分割”“条强块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相对成熟,楼宇、商圈、市场、街区等新兴领域党建通过近年狠抓后,也日渐欣荣,但缺少必要的组织连接形式,“条”与“条”各行其道,“块”上资源聚集乏力,单位党组织和地区党组织难以形成合力;二是区域内各领域党组织开放性、融合性不足,缺少推动横向联结、纵向联通、“跨界”联合的互动互联机制,比如,居委会是自治组织,业委会是社会组织,物业公司是经济组织,三者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且均有自身的运行规则,没有“谁听从谁”的制度,也没有“谁联系谁”的常态机制,交流上存在难以逾越的“天堑”和“鸿沟”,资源供需不匹配,一些部门“溢出”的资源,恰好是一些组织的“甘露”;三是基层党员对社区党组织的认可度降低,主要表现为“流动党员不愿找社区、单位党员不想理社区、离退休党员顾不上社区、居民党员帮不上社区”,究其原因,就是社区党组织在设计开展党组织活动时“一厢情愿”,没有结合各类党员群体的特点,让人提不起兴趣。因此,近年来,云岩区坚持问题导向,以城市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切入点,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区域化党建工作为主线,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城市社区党建组织、机制、平台建设,打造党建共同体,提升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整体效应。

二、做法与经过

(一)组织连结高度融合,打破“旧壁垒”。着力打破传统“单位建党”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的壁垒,建立“三层三级”的区域化共建共治共商架构。一是社区共治委揽全局。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吸纳有较强影响力、在基层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驻区单位、群团、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或有一定影响力的“两代表一委员”等,组建27个社区共治委,同步制定联络服务、联席会议等制度,联结辖区300余个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深度整合资源、集聚能量、联动左右,成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新“引擎”。二是居委会共治会筑堡垒。以居委会党组织为主体,吸收辖区物管公司、业委会、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个体商户等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或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热心人士等,组建135个居委会共治会,采取居民“议事会”“圆桌会议”等方式,抓好辖区自治工作。三是院落共治小组延触角。依托130余个“候鸟式”功能型党支部,组建院落共治小组,通过建立“党群议事亭”,召开院落共建会、坝坝会,成立小区院落党员志愿服务队、治安巡逻队、纠纷调解队等,提升小区院落党员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机制连通深度协作,实现“一盘棋”。遵循区域一体化原则,建立“联盟”“轮值”“联姻”机制,推动辖区各类党组织紧密联系,形成区域共驻共建“一盘棋”。一是“联盟”携手发展。在区域内推进行业统筹、领域统筹,建成大数据、旅游餐饮、医疗健康、文化文创等7类党建联盟,推行企业党建联抓、产业发展联商、先进文化联建、人才成长联育、和谐社会联促的“五联”工作法,实现党建工作协作共建,企业发展精诚合作。二是“轮值”激活动力。依托社区共治工作开展,建立“轮值”制度,区域“共治委”“共治会”成员轮流担任“轮值主席(会长)”,认领解决区域内社会治理、民生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于年底开展“轮值主席(会长)”履责情况述评,确保工作实效。截止目前,共有150余个单位的负责同志担任“轮值主席(会长)”,解决问题500余个。三是“片区”联姻合作。秉持“大片区”党建工作理念,整合“区域”为“板块”,探索片区党建管理模式,将27个社区划分为6个党建工作片区,统筹党建、行政、社会资源,通过工作指定、主动认领、轮流服务等方式,推动片区党建纵横交流、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并按照痛点同解决、资源同整合、目标同实现,组织344对党组织开展“三同”党组织联姻结对,实现片区、区域党组织“跨界”合作。

(三)平台连创广度契合,服务“全天候”。不断完善和丰富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辖区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一是“一站一家一中心”让企业更有获得感。整合社区、居委会、非公企业党建资源,组建“红领空间站”党支部33个、非公党建之家28个、非公经济服务中心1个,建立“社区党委+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非公企业”的共建包保制度,把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商业街区等“两个全覆盖”及惠企护企暖企工作,由社区党委“单干”转为区域“一起干”,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二是“一家三站”让党员更有归属感。在27个社区创建党员之家、党员学习站、党员活动报到站、党员志愿者服务站的“一家三站”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组织开展“主题党日”、党组织党员“双找”、“党员家庭户亮身份”、党员“五诺”等活动,使辖区每位党员都有组织依靠,有平台干事。三是“3+x”服务平台让群众更有幸福感。面向辖区不同年龄、不同类别的群众需求,统筹区域资源,在各社区统一打造了党建文化院落、书记工作室、党员(名人)调解室等3类固定服务群众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发动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各展所长,搭建多元化服务平台,开展四点半小课堂、邻里互助“1+亲”、烛照心灵等活动,为区域群众解决现实难题,让群众更享幸福。

三、成效与反响

(一)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体系,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核心。挂牌成立社区、居委会共治组织,重点围绕统筹区域党建、整合服务资源、推进基层治理等方面内容,发挥对社区公共事务“协同共商、区域共建、合力共治、发展共享”的工作职能,有效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做好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使党在城市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加强,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和社区治理建设凝聚合力,为构建城市基层“一核多元”的治理体系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形成“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机制,形成了融冰、架桥、突围的畅通发展势头。从组织、机制、平台入手,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跨跃边界”的党建联系机制,深化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级基层党组织的紧密联系和资源整合,形成党建工作合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实现党建工作效应的最大化。

(三)形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的服务风尚,让党组织成为各方依靠的“大家”。以服务发展、服务党员、服务群众为主题,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形式和活动载体,基层组织及党员队伍对党组织的认同度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引领改革发展的潜力不断得到挖掘,基层党组织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四、经验与启示

(一)固“核”才能结“网”,要发挥好党组织在城市基层党建中的关键作用。将城市基层各级党组织,尤其是社区党组织,明确为领导社区党建、整合社区资源的核心,强化其领导能力及整合能力,通过组织连接,将各类社区内的党组织整合成为网络,建立联席工作会议,赋予各方决策参与权,才能强化共建意识,推进共建行动。

(二)机制“活”则全盘“合”,要建设好常态化联结各方的机制体制。创新体制机制是活力之源,创出体制机制的优势,让各区域、各领域党组织自由联结,才能充分激发内生动力,让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创富源泉充分涌流,凝聚成建设新福建的强大合力,才能促进政策、区位、资源等优势充分发挥,将发展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

(三)“有为”才会“有位”,要让党组织在务实创新中增强凝聚力。紧贴群众需求和机关、企事业、非公等各类党组织特点,组织开展特色鲜明、讲求实效的党组织活动,把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特长展现出来,形成各展其长、各美其美的服务局面,让党员在个体付出中实现个人价值,在集体行动中感受社会价值,高度认同组织活动,才会高度依赖组织,紧密团结组织。

五、探讨与评论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党的工作滞后了就是退步,城市社区党建尤其面临这样的局面。居安思危、主动求变,是唯一图强的路径,在世界观、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城市基层党组织更应该主动适应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等互联互动趋势和城市大党建需求,全面创新城市党建模式,精心设计载体,才能以小载体托起大活动,确保各领域党建有形有效,才能把城市党建变少数人在干、多数人在看,转化为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形成沙巴体育平台党委统领负责、全域统筹的党建格局。

(责编:黄瑾、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