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吉林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培育打造“红驿舫”城市基层党建互融共建服务品牌的探索与实践

吉林省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

2018年11月01日11:0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开发区发展建设步伐加快,人口数量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战略新兴产业形成规模,如何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服务中心任务,满足辖区内街道、社区、企业、居民、社会组织等各类组织的多元需求,成为新时期开发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经开区党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区域互融、党群共建”为目标,以“品牌引领,试点先行”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精神,创新开启全面统筹、资源共享、协调联动、功能互补的“红驿舫”党群服务模式,着力构建互融共通的城市基层党建新体系。(“红驿舫”,代表红色驿站,象征“红船”精神,是传播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沿阵地,是党和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纽带,重点聚焦“三轮驱动”,即激活“红”细胞,落实党建清单;开展“驿”服务,规范党建阵地;传播“舫”文化,创新党建载体”,有力助推传统平面化的街道社区党建向融合立体化的城市基层党建转变。)

二、做法

作为经开区“红驿舫”党群服务的首批试点,会展街道树立“核心强化、资源统筹、多方联动、互融共建”的区域化党建思路,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以深化区域党建联盟为突破,围绕“四个突出”,构建“四种体系”,创新实施“RED”工作法,整合引领所属社区、驻区单位和非公企业共同加强区域党建、共同推动区域治理、共同服务区域民生、共同发展各项事业。

(一)突出开放融合,构建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区级建立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指导委员会,成立“红驿舫”互联共建区域化党建领导小组,街道实行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建立党建工作指导站,定期召开党建专题会、工作例会,有效形成三级组织联动。二是深化区域互通。以街道为单位打造“红驿舫”党建联盟,广泛吸纳驻区单位担任“兼职委员”,推行轮值主席制度,使辖区单位和街道社区党组织负责同志双向交叉任职,深度融合互动。三是强化网格管理。全面建立“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三级架构和“一格五员”协同管理机制,联系驻区单位46个,服务居民1.5万户,有效实现管理服务无盲区、全覆盖。

(二)突出互联共建,构建权利同担的责任体系。一是规范“双向”联结。街道社区从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入手,与驻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设立共驻共建联络站、选派共驻共建联络员,约定权利,明确内容,压实责任,激发共驻共建内生动力,凝聚互利共赢思想共识。二是活化“双向”联动。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银行医疗法律进百家”“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等活动,协调驻区单位发挥各自优势,服务辖区群众。利用“党员服务中心、道德讲堂、远程教育站点等资源,主动为驻区单位提供党建服务。三是强化“双向”约束。坚持把参与互融共建作为各基层党组织评选表彰的重要条件,把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作为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述廉述责和党员评议”的重要内容。街道明确规定,对街道、社区领导班子成员考核评价,需听取党建工作协调机构成员单位党组织意见;驻区单位评选先进党组织和文明单位、考评干部,需听取街道、社区党组织意见。

(三)突出项目推动,构建精准高效的服务体系。一是区级层面高位统筹。统一确立“基层党建攻坚计划”“智汇党建平台”“红驿舫党群服务中心”等若干城市基层党建项目,实行课题化设计、项目化管理、制度化保障、工程化验收,以全区党建共建引领“红驿舫”品牌示范。二是街道层面全面推进。建立“红驿舫”项目化运作规划书,开展“一查、二看、三促”,形成申报、立项、认领、对接等一系列项目共建制度,稳步推进“区域融合工程”和“党建联合体”建设。三是社区层面精准实施。对共建项目实行“菜单式”管理,根据群众需求拟定“服务项目订单”,结合企业能力收集“服务资源清单”,最终有选择性、针对性地签订项目意见书,并组织认领项目,监督项目执行。四是驻区单位主动参与。坚持“党建引领、两新携手、服务公益”,非公企业“送资金”,社会组织“送服务”,先后有30多家企业推出医药超市、环卫驿站、义务法官、爱心帮扶等公益服务项目,组建12支非公企业党员志愿服务队,5万余名群众从中受益。

(四)突出资源优化,构建规范有形的保障体系。一是强化阵地保障。挖掘红色资源,紧扣城市文化,分领域建立“红驿舫”组织生活基地,首批打造六大类特色开放式的组织生活基地。按照每100家非公企业不小于300平方米的标准,营造“党建阵地活跃圈”,开设九台农商党群服务站、博文物业党建联合体、281志愿者服务中心、长春骨伤医院党员之家等城市基层党建红色阵地。二是强化制度保障。结合开展 “企业服务日”“社区工作日”“双岗双责”等活动,先后出台联系包保驻区单位制度、党建工作经费列支使用管理制度、派驻党支部管理细则、精品示范党组织建设标准等配套制度措施,形成“红驿舫+N”制度体系。三是强化队伍保障。全区新配备15名专职党务干部,社区配齐专职党务副书记。面向社会公开选聘2批50名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序列。发展党员向驻区企业和社会组织倾斜,近年来新兴领域发展党员数增加近3倍。四是强化资金保障。区财政设立“红驿舫”党建经费200万元,街道每年投入80万元用于“红驿舫”互融共建服务站点建设。以每个党支部每年不少于1000元、每名党员每年200元的标准,落实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建活动经费。

三、成效

一是政治引领,加快凝聚了基层党建合力。“红驿舫”互融共建体系的建立,真正把各类型党组织动员起来、党员作用发挥出来,让辖区内“每一个支部都成为一座堡垒,每一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推动了街道社区与辖区单位、新兴领域的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城市基层党建由上级发力转向基层发力、由单兵作战转向整体作战、由封闭运行转向融合发展、由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全区形成了基层党组织共抓党建、共惠群众的强大合力。

二是创新驱动,有效增强了社会治理能力。创新建立“红驿舫”互融共建体系,明确了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的大党建格局,优化驻区单位、自治组织、党员群众等力量,搭建区域利益共同体,有力化解各类矛盾冲突,全面提高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有效实现了市容环境、市场管理、群防群治、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的“一网整合”,全区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上实现有序互动、良性发展。

三是强基惠民,全面提升了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全区设立的20余个“红驿舫”基层党群服务站,有效整合辖区内党建、教育、文化、卫生计生、法律援助等服务资源,促进了党建活动、为民服务等功能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集成,切实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有参与度、群众有满意度”,党在城市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

四、启示

启示之一:构建城市互融共建新模式,核心是强化政治功能。通过实施“红驿舫”党群服务模式,我们体会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根植于党的执政基础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作出的战略选择。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上提出“四个更加注重”表明,适应时代发展步伐,融合发展、协同推进,是当前城市基层党建的新要求,更是硬任务。

启示之二:构建城市互融共建新模式,关键是引领社会治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长春经开区的城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实施“红驿舫”党群服务模式,就是以党组织为核心,通过党建引领,打造区域多元化治理模式,动员街道社区内的各类社会组织、驻区单位、辖区商户和社区居民等广泛参与,最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推动城市各领域党建相融互动。

启示之三:构建城市互融共建新模式,重点是加强联动机制。在实施“红驿舫”党群服务模式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只有打破地域、行业和资源界限,持续推动党组织之间、党员之间、党群之间的联系互动,才能真正形成活动联办、阵地联用、工作联推、辐射带动的党建模式;只有健全领导体制、考核机制和联动机制,构筑严密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才能实现城市党建组织优势、服务资源和服务功能的最大化,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向融合、开放、联动迈进。

启示之四:构建城市互融共建新模式,根本是提升服务水平。提升党的群众组织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最终目标。实施“红驿舫”党群服务模式,正是长春经开区立足开发区发展实际,坚持基层党组织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创新成果。通过政治功能引领服务功能,从“聚人气”向“聚人心”转变,从而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能力水平。

五、探讨

城市党建是党的基层党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红驿舫”党建品牌的创建,有效推动我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创新,但是在实践中仍面临着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还需进一步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一是落实创建责任。建立工作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强化要素保障,激发创新活力。二是优化创建方法。坚持务实化部署,坚持痕迹化管理,坚持精品化落地。三是营造共创氛围。认真总结推广,鼓励同级借鉴,有效推进创建,努力营造“学先进、树标杆、创亮点、比实绩”的浓厚氛围。

(责编:宋晨、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