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深化街道“四项改革” 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路径

乌兰察布市委组织部

2018年11月19日09:5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动因

集宁区作为乌兰察布市主城区,辖区城市人口近36.5万,占全区人口的91%。近几年,随着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和居民群众需求更趋多元化,“拆迁难、安置难、排长队、效率慢、中梗阻”等城市病在基层较为突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因此,只有加快推进以街道社区为重心的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创新,才能更好的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为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反复的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重心下移”、“人员下沉”、“事权下放”和“经费下划”街道社区四项改革,并于2015年3月正式印发了《集宁区深化街道社区“四项改革”实施方案》,“四项改革”工作全面推开。

二、主要做法

管理服务重心下移。全面构建以街道社区为重点的城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大力推动政府各项职能向民生归位、工作重心向基层转移。一是构建城市大党建格局。出台了《关于推动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了覆盖“区、街道、社区、网格(小区、楼宇)及各类组织”的“一纵四横”区域化党建格局。在区级层面,建立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在街道社区层面,10个街道、68个社区成立街道联合工委和社区联合党委,在网格(小区、院落)成立530个党组织。同时针对中心城区一些驻片单位、包联单位规格较高、影响较大导致区域化党建机制运行不协调不畅通等问题,在街道试点开展了街道轮值主席制,在社区实行由驻片单位、包联单位书记兼任联合党委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联合党委副书记的区域化党建组织设置模式,有效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落细落实。二是“智慧党建”引领智慧服务。为了给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支撑,实现智慧服务、高效服务。集宁区在最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社区先行先试,建成了覆盖“各职能部门—区指挥中心—街道—社区—网格”五级智慧党建网格化管理服务智能平台,打造了党的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三网合一”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了辖区各类基础信息及时收集,日常工作及时处理,重要事件及时处置和考核评估准确有据,最大限度地为党员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互联互通形成推进合力。结合智慧政务建设,各职能部门将现有平台数据进行整合,凡属涉及居民群众的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到智慧政务服务系统,并下移到街道社区,群众通过智慧政务平台进行政策咨询、事件受理、初审、办理等功能,使电子证照和公共服务事项在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不同部门间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目前已在4个社区进行试点运行。

人员力量全面下沉。通过人员下沉、多方支持、专兼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力量。一是党政领导干部下沉。针对街道社区群众反映、关切的突出问题,开展了党政领导干部下基层听民情、解民忧活动,区委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到街道社区现场办公不少于1次,其他处级领导干部每月不少于2次,通过主要领导带头下沉到街道社区,解决各类问题矛盾700余件。二是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下沉。结合“五城联创”和“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市区两级22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包联544个小区和单体楼活动,建立起党员干部联系点1200多个。同时,在公安、食药、卫计、供热等与社区工作相关的职能部门,选派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常态化下沉到街道社区开展业务指导。各街道组织下沉人员采取巡查指导、现场办公、召开例会等形式开展组团服务,及时主动解决辖区居民困难诉求。三是专职社区工作者下沉。针对社区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专业化水平不足等问题,集宁区按照“一减少、两提高”(减少人员,提高待遇,提高素质)要求,通过公开招考、竞争上岗、街道下派等方式选优配强了64名社区书记、20名专职党务工作者和801名专职社工(其中大学生社工455名,35岁以下442名,70名社工考取社工职业证书)充实到基层一线,并按照“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原则,476名专职社工全部下沉到网格兼任网格长,通过网格长一次次的入户、沟通、服务,真正架起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连心桥”。

职能部门事权下放。赋予街道更多的管理服务权限,有效解决当前街道社区普遍存在的“有责无权、责大权小”问题。一是下放初审及监督管理权。针对居民低保申请、廉租房实物配给、租赁补贴发放、小区物业管理和辖区食品药品监管等群众关心事项,社保、房产、食药、就业、自来水公司等20多个单位部门,重点下放了医保缴费、低保初审、食药监督、就业扶持等12个方面30多项权利。如:在一乡一镇10个街道办事处,组建了专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食药所所长兼任街道党工委委员,有效抓好辖区日常巡查、隐患排查及督促整改工作;自来水公司在10个街道选取了10个人口集中且交通便捷的社区设立收费服务网点。二是下放认同及实施权。在关乎街道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城市规划、社区阵地建设和重大民生的项目实施等方面,建立起规划、房管、住建、城管、开发企业和乡镇街道为主的“六方共议”机制,确保街道社区在事前参与规划,事中参与监督,事后参与验收。通过事权下放中的“六方共议”机制,有效解决了老旧城区社区阵地不达标这一突出问题,现全区80个社区阵地全面达标,1000平米以上的高标准阵地达30个。三是下放知悉及优先考评权。对无需街道社区初审,职能部门为居民、个体、公司办理发放的各类证件,第一时间将注册经营户信息、社会组织登记备案信息等反馈给街道社区,切实强化街道社区对辖区各类组织的监督管理。同时,建立街道社区对职能部门和驻片单位领导班子考核评价机制,赋予街道社区优先考评权,确保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经费财权直接下划。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与有关部门之间“指导与服务、协调与监督”的职能关系,保障“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权责统一、事费配套”的良性机制在街道社区真正建立,运行通畅。一是多途径增加经费投入。街道社区协助职能部门开展临时性或阶段性工作,严格按照“费随事转”标准,根据预算提前拨付工作经费给街道办事处,年末根据街道社区完成任务情况结算。如:房管局将不低于20%物业维修基金使用决定权下放给街道办事处,由街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小额物业维修维护使用。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集宁区将逐年增加社区工作经费和提高社工工资作为一项硬性指标,三年来社工工资由最初的每月500元提高到2950元,同时,建立逐年递增和奖补激励机制,对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每月补贴200元,助理社会工作师每月补贴100元。社区办公经费也由原来的4万元增加到6万元,并通过财政统一划拨方式解决社区水电暖网费用,结合自治区、市里下拨经费,现平均每个社区经费达22万元。三是推行工作准入制度。严格执行社区工作准入制度,除明确规定的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外,各部门工作需进社区或需要社区协助办理的,要经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并落实拨付相应经费后方能进入。同时对现有社区承接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取消了社区承担的小区绿地统计、电梯登记、评比达标等20余项工作任务。

三、取得成效

集宁区通过党建引领街道社区“四项改革”,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居民生活更加便捷,社会治理更加高效。一是党组织核心作用充分发挥。通过建立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联动”机制,实现党组织间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推进合力,确保服务群众有载体、有抓手、见成效。二是政府职能向基层有效延伸。建立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将服务事项办理下移到街道社区,并通过数字化社会管理服务系统平台,将就业、社保、卫生等8大类100余项线下公共政务融合到“智慧政务”平台,居民足不出户便可得到全方位的政务服务。三是服务范围更加全面周到。通过人员下沉,居民群众可以将问题、诉求,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单位和部门,一方面畅通了“群众的诉求渠道”,另一方面,确实解决了一些多年来困扰群众的老大难问题,真正让老百姓“暖了心”。四是社会管理更加和谐有序。通过全面下放权利,赋予街道社区更多管理服务权限,街道社区党组织有了决策权、话语权和实施权,基层群众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街道社区说了就算、说了就办,促进社会治理更加和谐有序。

四、工作启示

一是必须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建强基层党组织是提升社会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集宁区抓住街道社区党组织这个核心,把社会治理与加强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强化了街道社区党组织总揽全局、整合资源、统筹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二是必须转变政府社会治理职能。必须转变以往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大包大揽的做法,把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转向街道社区,将人、财、物及有关职能权限下移,这样才能调动起街道社区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必须坚持部门协同。坚持部门协同配合是确保“四项改革”真正落地的关键,必须划分出具体的任务和责任清单,建立健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和考评机制,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治理,“四项改革”才能真正惠及群众百姓。四是必须借助“互联网”优势。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已走进千家万户,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把党组织、党员、居民及各类组织和相关单位联动起来,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责编:黄瑾、乔业琼)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