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安徽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党建创新引领社区治理 “五个一”凝神聚力“大共治”有形有神

安徽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

2019年08月14日10:3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是合肥市街居体制改革设立的首个街道级社区,2013年2月挂牌成立,面积6平方公里,人口13.7万人。社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党建创新引领社区创新,聚焦“两应”(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目标,探索形成了“五个一”、“大共治”的工作模式,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主要背景

城市基层党建是贯穿基层治理、保障基层治理、引领基层治理的一根红线,社区成立伊始,便确立了“党委领导、多元共治、居政分离、网格管理”的治理体制,构建起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多元治理格局。这是由社区承担的改革使命决定的。滨湖世纪社区是合肥市滨湖区域最早打造的城市新空间、是全市推进体制创新的新高地。作为合肥市街居体制改革的实验田,以新型“社区”制取代传统“街居”制,变“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为“区—社区”两级,承担着“先行先试、创新体制”的使命。但做好13万多居民的管理服务工作,仅靠现有百来名社区工作人员是远远不够的,扁平精简高效的体制设计,也不允许走依靠增加工作人员来补充管理服务力量的老路。这就倒逼着滨湖世纪社区党委必须两眼向外,最大限度地调动和用好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这是由社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的。滨湖世纪社区是一个人口密集区、商业富集区、机关文教区,涵盖9大商业中心、380万平方商业综合体、30多家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他们是社区治理的“天然富矿”,需要社区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搭平台、建机制,通过组织引领、思想凝聚、服务保障,将这一资源和力量充分开发,汇聚起社区治理合力。这是由社区面临的现实矛盾决定的。作为在大开发、大融合基础上成立的新型大社区。社区80%的居民由外地迁入,呈现原子化状态,居民构成以青壮年为主,老龄化率只有4.9%,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结构新变化、社会阶层新变化、互联网时代新变化、群众需求新变化等诸多问题,倒逼着社区党委必须充分利用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等多元主体的力量,确保各类服务的充足供给。

党建强,一强百强。抓好党建,就抓住了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和核心要义。面对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现实的突出矛盾,社区党委以“五个一”为实践路径,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服务、保障作用,破难题、聚合力、促和谐,形成了一条党建创新引领社区共治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从“有求必应”到“一呼百应”的生动局面。

二、做法及成效

一是紧扣“一条线”,组织引领聚资源。深刻认识到城市基层党建的新使命、新担当,不断提升组织力,构建党建引领社区共治的组织体系,把不相隶属、没有上下级关系的单位和组织,团结凝聚在社区党委身边,将辖区各种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提供给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把单位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社区党委牵头,2015年组建社区党建共同体,有机联接117个党组织;2013年成立社区共治理事会,现有会员121个,有机联结有一定规模的商圈企业、社会组织、志愿组织、驻地单位280多个。充分发挥社区党委“轴心”功能,设立社区党建共同体和共治理事会秘书处,推动各单位经常化联动、制度化共建,发挥了五指并拢握成拳作用,社区党组织与其他组织初步形成“众星拱月”、“月明星灿”的良好格局。把党员动员出来。6800多名居住在社区的党员和1000多名工作在社区的党员,是一个庞大的红色资源,也是社区治理人才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富矿。社区党建共同体通过党员报到、成立红色帮客团队、共同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把辖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五年共寄送红色家书5000多封,动员3853名“三在”(在职、在册、在地)党员到社区报到履职,认领服务岗位1216个;动员党建共同体和共治理事会成员单位共组建红色帮客团队49支,如滨湖医院“守护健康”志愿队承接社区“长者健康吧”服务项目,定期为慢性病老人提供体检、健康讲座和康复指导,年服务老人4000多人次,受到居民热烈欢迎和好评。把资源链接起来。社区采用PPP模式,财政种子资金、共治单位会费捐赠、乐帮基金会资助,共同发起成立共治U基金,每年募集100多万元,用于社区社会组织和志愿组织的培育扶持和公益项目资助,五年共培育扶持112个社会组织和68个志愿服务组织。以“世纪共治·公益主张”为主题,五年共举办6场公益路演,发布党建共同体成员和共治理事会会员单位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和服务项目清单,实现驻地单位和居民小区、党组织和群众之之间的需求对接和资源共享,五年有341个公益项目募集到人力、场地、资金、物料等各方面支持,如红星美凯龙滨湖商场就认领了八个居委会2017年度“我们的节日”公益项目,为30余场节日文化活动提供全方位保障,合肥公交三公司党支部提供社区公益服务用车等,社区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社区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二是高举“一面旗”,思想引领聚共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十八大、十九大关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部署、新要求,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最大限度地凝聚社区各界的力量和共识。构筑思想“强磁场”。把学“习”、传“习”作为社区工作的主线,广泛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交流进小区、进楼栋、进公园50多场,面对面解读、心贴心交流。探索网上“传习”新路径,“世纪早茶”微信公众号开设传习小铺,采取微直播、微电影、快闪、推文等形式,形式生动、语言活泼,广受欢迎,让新时代新思想入脑入心。高扬奋斗“主旋律 ”。把奋斗新时代作为凝聚社区共识的主题,遵照习总书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教导,在商圈企业职工中广泛开展“跟党一起创业”、在网上开展“永远跟党走”专栏、在小区居民中开展“跟党一起创造美好生活”等主题活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建设最幸福生活社区”的目标上来,极大地调动了单位、组织和群众参与到社区共治的热情。

三是办好“一堂课”,能力引领聚人才。充分发挥党组织善做群众工作、化解各类矛盾等能力优势,通过举办社区治理学院,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于2016年创办全国首家社区治理学院,着力解决多元主体在参与社区共治中意识不高、能力不强、手段不新等问题,以基层党建、居民自治、志愿服务、社会组织、社区文化、创新创业“六大”系列为教学内容,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主题沙龙、实操训练、成长小组等多种学习形式,为社区党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居委会成员、社会组织负责人、党小组长、楼组长等开展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培训,三年共开设课程874课时,培训7680人次,组建13个成长小组,其组织动员、纠纷化解、议事协商、依法治理、群众工作、信息化运用等“六种”能力不断提升,培养一大批爱社区、懂治理、善服务的本土治理人才。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社区公益坊指导支持他们牵头登记备案社区社会组织、参选居委会、业委会,社会组织、志愿组织建组率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达到170多个,凝聚社区治理服务骨干2000多名,承接了社区80%以上的公益服务和文化活动,滨湖帮客、邻家花舍、衣旧传情等成为全省知名服务组织,宋云桂、黄子凤、田合芬等“全职妈妈”在治理学院培训后,成功竞选为居委会负责人。首开居委会完全“去行政化”先河,居委会主要职责是开展睦邻活动、发动居民参与、发掘社群领袖、调节矛盾纠纷、领办公益项目、监督物业管理等职责,共培育居民楼组长194名,表彰“居民自治”先锋118人次,推动社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四是唱好“一台戏”,文化引领聚能量。社区共治需要文化的支撑和道德的滋养,需要精神认同和情感共鸣。力塑“新街坊主义”。倡导“有交往就有街坊、有分享就有价值;有付出就有回报、有信任就有沟通”的新时代社区精神,组织党建共同体成员单位多次开展“走进军营、走进校园、走近星星的孩子”等主题活动,各单位在交往中打开心门,增进了解,相互支持,共享资源,汇聚共建美好家园的力量。建设银行滨湖支行、百大律师事务所加入世纪企盟,为辖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和法律服务;师范附小三小和48中滨湖校区体育场馆免费对社区居民开放等,营造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区共治氛围。落实落小落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做优做响 “滨湖帮客”志愿服务品牌,连续三年举办帮客文化节、公益千人走、圆梦微心愿等,1000多家单位和企业职工参加活动,150多名帮客荣获省市区表彰;深入开展“四美一好”楼组创建,组建194个楼栋党小组和居民小组,共同出资设计装饰“楼道客厅”、征集楼道文明公约,评比最美家庭,争做楼栋好人,崇德向善的风尚蔚为大观。如刘阿姨志愿服务队30多名志愿者每月定时探望帮扶105位老人,每季度为老人们过生日,让老人们很暖心、工作在外的子女们很安心。坚持品牌文化浸润民心。坚持文化共育、活动共办的方针,持续五年共办社区春晚、中秋百家宴、社区自治盛典、趣味运动会等品牌文化活动,由社区党委主办,共治理事会单位、居民委员会、文体社团等承办,共同烹制文化大餐、共同策划活动创意、共同分担活动费用、共同评选优秀典型,五年共评选表彰优秀共治单位、最美公益伙伴、感动社区人物等“十大领域”先进典型600多人次。将文化基因融入社区治理实践中,培育弘扬了社区一家亲的共治精神。

五是下活“一盘棋”,机制引领聚合力。以共治机制建设为重点,推动党建引领社区共治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下活协同共治这盘棋。创新量化评价机制。制定党建共同体成员单位履责评价办法、共治单位公益伙伴积分评定办法、滨湖帮客团队暖心指数评价办法等共治责任量化评价体系,对社区相关单位和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情况进行指标量化打分、分析调度,坚持月汇总、季通报、年评定,对表现突出者进行表彰嘉许,解决共治单位表态多行动少、干多干少一个样等问题,推动社区事务共商、活动共办、成果共享,激发社区多元主体有钱出钱、有智出智、有力出力的参与热情。创新”大综管”治理机制。建立城市综管、商家自管、物业协管等机制,破解九龙治水难题。整合公安、交警、城管等执法部门协管员力量,组建98人综管员队伍,归口社区使用管理考核,统一负责市容秩序、违法建筑、安全生产、油烟扰民、街面治安等巡查、劝导、管理、执法前端处置,会同5个街管会和物业联席会议等,一揽子高效解决城市管理诸多问题,提升了管理效能,如天山公园流动摆摊和聚众打牌问题、世纪金源购物中心车辆乱停、行人乱穿、电瓶车偷盗高发等固症顽疾,得到有效遏制和彻底根治。同时上线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一体化智慧平台,把社区治理各个主体整合进平台,城市综管、物业管理、商圈企业、市长热线办理等全部入网,实行网上巡查上报、网上分流督办、网上考核通报等,实行共管共治的智能化和制度化。创新协商治理机制。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以机制引领各类治理主体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中掌握方法、提高共识。建立社区、小区、楼栋三级协商体系,在社区层面,党建共同体和共治理事会每年召开两次会员大会,通过协商共议,确定基层党建年度目标任务、党员活动日整体安排、城市治理重点工程、为民服务实事项目等。在小区形成以党支部牵头,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街管会参加的联席会议,在楼栋形成以党小组长牵头,居民小组长、物业楼长、网格员参加协商会议,对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物业管理、小区公共事务、文化活动等,通过协商方式形成思想一致、行动一致。创设议事会、理事会、恳谈会、居民开放空间、世界咖啡屋等协商讨论形式。与社区成立之初相比,社区信访接待量、居民投诉量和四类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分别下降52.6%、43.9%和36.1%,居民满意度由85.3%提高到96.7%,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更有保障。

三、几点启示

党建强,一强百强。抓好党建,就抓住了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和核心要义。面对承担的改革使命和现实问题,社区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服务、保障作用,破难题、聚合力、促和谐,努力实现从“有求必应”到“一呼百应”的生动局面。

一是要善于做好引领的文章,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到社区治理的全过程。党组织要在政治引领、思想发动、平台搭建、机制创新、文化塑造、为民服务等各个环节,始终发挥着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全局上进行把控、方向上进行引领、确保社区治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进行,同时也为社区治理工作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是要善于做好整合的文章,把凝聚各方力量贯穿到社区治理的全过程。要注重全面统筹、系统整合,善于搭平台、建机制、聚共识,把各方的力量和资源充分地吸纳、融入到社区治理工作当中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格局,为社区治理注入强劲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要善于做好服务的文章,把突出为民导向贯穿于社区治理的全过程。要把致力于为民解忧、为民办事、为民谋利,作为社区治理的根本目标,把群众的呼声作为信号,把群众的满意作为追求,围绕群众所需所思所盼,最大限度的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让群众发自内心的听党话、跟党走。

四是要善于做好滋养的文章,把增强文化认同贯穿于社区治理的全过程。要注重发挥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引领人心、凝聚人心、净化人心等方面的强大优势,以红色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为根本支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深落细落实,形成向上向善、求真求美的良好社会风尚。

(责编:乔业琼、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