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甘肃陇西:推行“三项指数”考评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陇西县委组织部

2019年10月15日16:5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年来,甘肃省陇西县着眼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结合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在全县农村建立推行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党员先锋指数、乡村干部服务指数“三项指数”考评机制,切实激发了基层活力,增强了党员意识,提升了服务水平,为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日常管理提供了有益探索。

一、背景动因

建立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与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相适应、与现代管理制度相配套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管理模式和制度,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的重要举措,更是以考核评价为动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引导和促进基层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特别是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乡村干部管理还存在方式粗放单一,行为没有准则、衡量没有标准,日常管理难、考核评价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短板,尤其是农村党员考核评价难更是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一大难题,针对党员党性意识方面的考核主要还是依靠定性评价等较为笼统的方式,没有统一、具体、可度量的“标尺”。陇西县在深入调研、先行试点、总结规范的基础上,围绕“考什么、怎么考”,健全规范基层党组织堡垒指数、党员先锋指数、乡村干部服务指数“三项指数”考评机制,强化考评结果运用,着力画出“标准像”,确立“参照系”、规范“度量衡”、亮起“监督牌”,不仅为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管理考评提供了新的思路理念,也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争先竞位、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二、探索实践

一是分类因岗定制,确保考评内容的针对性。为使“三项指数”考评考有所依、评有所据,县委组织部在制定片区化管理制度、划分党员责任区、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党组织和不同岗位党员干部的工作职能、特点、性质和要求,分类确定考评内容和考评重点,既体现了工作要求的差异性,又反映了工作目标的统一性。其中,党组织堡垒指数考评内容按照村、社区实际确定,主要包括深化实施“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党群连心线”工程和“筑扶贫堡垒、做致富先锋”活动,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基本制度,加强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内民主政治建设、活动场所建设、集体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内容参照从业岗位、年龄结构、身体状况确定,主要包括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参加党内组织生活、缴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办任务、落实党员片区化(网格化)管理和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制度、带头落实精准扶贫目标任务等方面的情况;乡村干部服务指数考评内容依据机关干部、驻村(社区)干部、村(社区)干部、选派到村任职干部等不同岗位确定,主要包括落实惠农政策、参加理论和业务学习、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党纪法规等方面的情况。同时,根据工作需要,由乡镇党委定期对考评内容进行调整细化,确保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分层量化细化,提升考评指标的精准性。根据“三项指数”考评内容和重点,统一制定堡垒指数、双包一访责任书和先锋指数任务书,对每项指数再分解细化为若干个具体的评价要素,赋予不同评分权重,力求“精准画像”,使考核更加具体化、精准化。村、社区党组织堡垒指数包括基础项、先锋项和扣分项三部分,其中基础项为60分,先锋项和扣分项最高均为40分,具体由乡镇党委根据《全县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堡垒指数责任书,结合年度工作重点和阶段性任务,制定考评细则,量化评分标准。党员先锋指数紧扣党员履行基本义务、遵守社会公德、推动扶贫开发、发挥模范作用等情况,具体细化为17项考评指标,其中基本项为60分、优秀项为30分、先锋项为10分、扣分项为40分。乡村干部服务指数重点围绕保障精准扶贫、服务基层群众、促进社会发展细化量化为16项考评指标,分乡镇干部、村社区干部、各级选派到村任职干部三类,按照基本项、加分项和扣分项三个部分进行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通过细化量化指标,真正把“三项指数”考评由“软约束”转化为“硬杠杠”。

三是分级组织实施,注重考评方式的科学性。立足增强“三项指数”考评的精准性和科学性,提出了服务大局、结合实际、动态管理、群众参与、公开公正的总体要求和考评原则,采取平时与年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党组织堡垒指数考评采取季度考评、党组织自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评价和党员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方式进行;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由党员所在党支部进行每月量化考核、分析评比、综合评定,积分管理以年度为周期;乡村干部服务指数考评由乡镇党委采取每月考核、季度排名、年度考评的方式进行,达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顺向了解与逆向评价、共性考核与岗位职能考核并重。同时,建立“三项指数”考评结果定期公示和反馈制度,广泛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建立考评纪实档案,将组织考评、民主测评、个人自评等情况分类记载,并定期进行整理汇总,在定量测评得分的基础上,对“三项指数”考核评价等次进行综合研判,有效克服了以往干部考核中“关门划分数”、“一锤定等次”的弊端,增强了考核评价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是分析比较运用,增强考评结果的导向性。充分发挥考核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把考评结果纳入乡镇、村(社区)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村、社区党组织和党员评星定级、分类管理、评优选先以及乡村干部日常管理、年度考核、评优选先、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评定的先进党组织和先锋党员,以及年度服务指数考评结果为“好”等次的乡村干部,由乡镇党委择优进行表彰奖励,特别突出的向县委推荐表彰。对年度考评排名靠后的村(社区)党组织、党员和乡村干部,由乡镇党委及时督促整改提升或按规定进行组织处置。在此基础上,注重数据分析、纵横比较和综合研判,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短板,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改进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强化指数考评提供决策参考,切实增强了考评结果引领工作、服务大局的作用。“三项指数”考评机制推行以来,县委先后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104个,优秀扶贫党支部书记、共产党员、乡村干部554名,并对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乡镇干部进行提拔重用。同时,各乡镇党委根据评定的星级等次,按10%的比例倒排确定和整顿转化后进村党组织,处置不合格党员,对服务意识差、作风不实的乡村干部进行了岗位调整或问责处理。

三、初步成效

一是考出了基层活力。通过“三项指数”考评,引导督促不同岗位上的农村党员和乡村干部亮明了身份,也促使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亮出了服务承诺、“晒”出了服务业绩,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脱贫、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活力得到新的释放,广大党员和乡村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比学习、比服务、比奉献、比业绩的氛围日趋浓厚,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当先锋的良好格局,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产业培育、农村改革等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考严了组织生活。通过落实“三项指数”考评,基层党组织从严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强化,农村党员的政治热情和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党员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的比率和频次明显提高,有效破解了以往部分党员参加组织活动不积极和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问题,特别是个别多年未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重新回归组织,党内组织生活更加经常规范,也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推动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的老党员说,定期严格的组织生活,让他们感到党的好传统又回来了。

三是考强了党性意识。一些村、社区党组织结合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将合格党员的标准用通俗易懂的农民语言表达为“六带头六不做”等具体规范,量化成若干个赋分事项,依据党员积分高低设置星级档次;一些村还建立了“亮绩台”、“红黑榜”,接受党员群众监督评议,使党组织管理有了“标尺”,党员行为有了“准则”,衡量党员有了“刻度”,也强化了农村党员的党性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促进了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一些党员坦言:“以前搞测评,大家都当老好人,提个建议打个勾就过去了,现在是动真格的,积分亮出来,落在后头脸上没光彩,也影响党的形象”。

四是考实了干部作风。通过健全考评机制,乡村干部平时的一言一行都有记录、有积分、有评价,工作开展的好坏,服务事项办的怎么样,作用发挥的如何,靠行动积分、凭数据说话、听群众评价,特别是党组织定期亮积分排名次,逼着他们自我审视、自加压力,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扭转了过去乡村干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许多群众反映,现在乡村干部蹲机关的少了、进村入户的多了,混日子的少了、真抓实干的多了,作风实打实地好转了。

五是考近了干群距离。通过强化考评,也有力推动了驻村办公、坐班值班、“双包一访”责任制和“四办”工作法的落实,目前全县74%的乡镇力量下沉一线,3300多名乡村干部包村联户、走访民情、帮办民事,使群众真切感受到基层党组织就是他们致富奔小康的坚强后盾,干部就是为他们解决困难的贴心人,感觉到他们的困难有人帮、意见有人听、事情有人办、问题有人解,从而更愿意向干部说心里话、真心话,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思考启示

一是推行“三项指数”考评,必须在服务大局上“防浮求真”。实践证明,考评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工作“航向”。推行“三项指数”考评机制,着眼点和落脚点都要集中到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活力、推动脱贫攻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来,特别是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号角”吹向哪里,基层党建服务保障脱贫攻坚的重点指向哪里,“三项指数”考评工作的重点就要跟进到哪里。要通过科学公正的考评,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聚焦脱贫攻坚需要和农民群众需求,在民情走访、政策宣传、结对帮扶、促农增收、排忧解难及推进精准脱贫等各项工作中坚持真抓实干、积极主动作为、竞相比学赶超。

二是推行“三项指数”考评,必须在考有所依上“防虚求实”。科学的考评指标是推动考评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要根据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地理区域、不同组织类型和不同党员干部特点,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党群连心线”工程和“筑扶贫堡垒、做致富先锋”活动,推进党组织晋位升级、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设置“差异化”考评指标,做到既科学设计又精心操作,既于法周严又于事简便,着力变概念为事实、变抽象为具体、变定性为定量,确保“三项指数”考评工作统筹推进,同步同向发力,同频同位见效。要注重发挥考评的“体检”作用,更加突出过程管理,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建办作用,最大限度广泛收集考评信息,使考评既有力推动工作落实,又准确评价基层业绩和队伍活力,确保考评过程和结果客观公正。

三是推行“三项指数”考评,必须在制度执行上“防松求严”。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再好的制度不执行、形同虚设,就一定会形成“破窗效应”。要切实加强对“三项指数”考评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业务指导,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持之以恒抓实抓细考评工作,坚决防止走过场、搞形式、一阵风。要探索创新考评形式,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扩大党员群众参与面,确保考准考实党组织业绩和党员干部表现。要结合形势和工作需要,引入新媒体和新手段,及时改革完善考评制度,积极探索党组织易操作、党员好参与、群众能认可、效果能体现的考评形式和长效机制,使考评方式和程序更加科学简便,更具时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不断增强考评工作的实际效果。

四是推行“三项指数”考评,必须在导向引领上“防偏求正”。考评是手段,考评结果的正确有效运用才是考评发挥作用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考评的生命力。为此,必须强化“三项指数”考评结果运用,树立“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鲜明导向,把考评结果与基层党建目标考核、干部考核考察、党员民主评议、物质奖励、评先选优、提拔任用直接挂钩,该重奖的予以重奖,该重用的大胆使用,该处罚的坚决处罚,该问责的严肃问责,让“三项指数”考评真正成为“指挥棒”“风向标”和“度量衡”。同时,更加注重把考核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平时,体现到每一项日常工作中、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干部身上,做到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工作层层到位,上下贯通、生根落地,倒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推动严格管理监督的制度化、常态化。

(责编:乔业琼、闫妍)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