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织密基层党建“五张网” 绘就防疫发展“同心圆”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

2022年07月07日13:4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西南石油大学化工院全体师生坚决贯彻党沙巴体育官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展现出担当作为、共克时艰的良好风貌。

化工院党委通过织密基层党建“五张网”建设,将疫情防控与学院发展、基层党建、学生培养、社会服务等紧密结合,凝聚起防疫发展“同心圆”,获得师生“五心好评”,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绩,提供源源不断的化工力量。

一、 背景与起因

自疫情发生以来,西南石油大学化工院党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沙巴体育官网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上来,把疫情防控的“战场”作为检验党建工作、师生党员政治底色和服务社会本色的“考场”,把服务社会疫情防控、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为唯一宗旨,全面加强基层党建“五张网”建设,落细落地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与防控工作紧密结合。

师生党员“心连心”携手防疫,通过夯实基层堡垒,精心织密“督察网”;落实物资补位,齐心织密“责任网”;集结防疫合力,爱心织密“安全网”;赋能“双碳”事业,贴心织密“服务网”;树立标杆引航,暖心织密“榜样网”,树立起了有化工特色的疫情防控鲜明旗帜。

二、 做法和措施

(一) 夯实基层堡垒,精心织密“督察网”

在疫情防控期间,学院层层抓好防控责任,建立了“制度规范-支部落实-干部带头”的防控模式,形成层层抓、共同抓的工作格局,精心构筑防控督察体系。

制度规范,确保职责清晰——第一时间启动《西南石油大学化工院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遵循将“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原则,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辖4个工作组:学工组(负责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的疫情防控)、行政组(负责教职工疫情防控)、保障组(负责后勤物资保障)、宣传组(负责通知公告发布与舆情导向宣传),开展紧急培训,充分掌握应急处置程序,保证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支部落实,确保措施到位——在此基础上,学院19个党支部发挥“桥头堡”的先锋作用,以党员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群体为抓手,每日开展实验室、寝室走访摸排工作,查明人员真实情况,全面督导排查“物防”“人防”方面工作,严格落实测温、验码、佩戴口罩、错峰用餐、快递消杀等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坚决守好“自家门”,筑牢安全屏障,让党旗飘扬在疫情防控主战场。

干部带头,确保行动有力——为缓解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压力,为连日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争取休息时间,学院班子牵头开展“替岗轮值、共护校园”行动,全院上百名师生党员,排班定表,参与卡点值守、流调溯源、物资运送、宣传引导、网格走访等工作,坚持“工作在单位,服务在基层,奉献双岗位”。

(二) 落实物资补位,齐心织密“责任网”

在疫情严峻、物资短缺的紧要关头,学院立足自身学科特点,从“内保障-外支援”两个维度,主动补位,确保学院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并及时支援了抗疫一线。

校内及时落实物资保障——为减轻学校防疫物资压力,学院教师党员结合学科性质,自主配制75%消毒酒精,主动在明德楼A区一楼大厅面向师生无偿发放,并对实验室、寝室、办公室、活动区排查登记、逐一消毒,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医疗物资紧张局面。同时,多位教师党员带头联络防护物资,与校友企业等积极对接,筹集到84消毒液、护目镜、红外仪医用口罩等必要物资,保障校园防疫需求。

校外主动担当社会责任——随着疫情形势升级,部分医疗机构因物资短缺向社会求援。接到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需护目镜的求助信息,学院党委班子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连夜筹集,将实验所用的45副护目镜在当天夜里全数捐赠给医院,帮助医院解了燃眉之急。某生产新冠相关试剂企业急需检测设备,学院立刻安排人员主动将PCR扩增仪送至检测试剂制造企业,用于核酸检测试剂盒质控检测。学院还积极协调相关教师党员配合政府和一线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关键时刻展现社会担当。

(三) 集结防疫合力,爱心织密“安全网”

学院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通过三个“第一”,即“一个方阵、一个标杆、一份倡议”,带领师生群众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合力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党员集结,形成一个方阵——在疫情防控期间,我院300余名师生党员主动请战,争做抗疫“先锋”;有通过微博参加志愿团活动,每天24小时不间断搜集疫情求助者信息,帮助患者及家属购买物资、联系医院的网络防疫志愿者袁晴。

先锋示范,树起一个标杆——因表现突出,学生党员卿成林获成都市“疫情防控青年突击手”称号、2020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学生党员邢皓获“大庆市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爱心领航,发起一份倡议——在疫情形势最为严峻期间,为减少师生外出风险,学校开设“便民平价菜市”,学院组织10余名教职工党员志愿者,协助菜市工作人员每日分装蔬菜、送货到家;2020年12月,我院一名研究生罹患白血病,全院300余名师生党员踊跃捐款,通过线上爱心募捐、水滴筹众筹等多种形式,为该生先后募集治疗费用近35万元。

(四) 赋能“双碳”事业,贴心织密“服务网”

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学院发挥专业优势,专家牵头+专业整合,形成能源研究的“动车组”,从区域发展、能源转型两方面,织密社会“服务网”。

专家牵头,服务沙巴体育平台经济——学院组织专业力量,成立党员专家服务团,服务国家战略及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沙巴体育平台高质量发展。党员专家服务团成员先后奔赴宜宾丝丽雅、四川威沃敦、蜀道装备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以实际行动助力社会发展。

专业优化,助力能源转型——学院牵头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助推成都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碳中和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主力军参与碳中和天府永兴实验室筹建工作;联合四川天府新区管理委员会、四川省能投集团在天府科学城共建天府新能源研究院,推动新能源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与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校企战略合作,助力国家推进生态环保产业,落实“双碳”行动,实现绿色转型发展。

(五) 树立标杆引航,暖心织密“榜样网”

学院以“引领-塑造-辐射”为主线,发挥青年党员先锋队伍榜样作用,落实做细防疫“网格化”“精细化”,串联起“点、线、面”的防疫教育链条。

一点就到,云端引领——通过线上易班、公众号等平台,建立话题、专栏,点对点“发声”抗疫号召,300余名青年党员云端集结,化身“红话筒”“红画笔”,开展“云党课”“云辅学”“云作品”,主动参与防疫知识宣传、防疫作品征集、朋辈辅学讲堂等,累计开展系列活动60余期,累计受众超过2.5万人次。

一线服务,志愿行动——线下依托“学院-辅导员-党员骨干-寝室长-学生”五级监测工作网格,划分党员责任区,拓展党员示范岗,开展“戴党徽、亮身份、作表率”活动。以学生党员公寓服务站为抓手,监测健康打卡,落实晨午晚检,做好重点区域旅居史排查,疏通异常症状上报通道,坚持“日报告”“零报告”。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院党员服务队结合专业知识,免费开展室内甲醛检测、梦溪湖水质检测活动20余期,以实际行动服务广大师生。

一面旗帜,甘于奉献——树立青年学生党员示范旗帜,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号召青年学生扎根基层、躬身实践。近3年,学院近20名毕业生投身选调生、“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国家基层项目,近50名毕业生走进西部基层能源岗位,扎根一线,践行奉献精神。

三、 主要成效

(一)师生党员作用发挥紧扣“实干”。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学院师生党员众志成城,全力抗疫。100余名学生志愿者在战“疫”一线体现青春担当,教师党员无偿配制消毒酒精、主动联系校外机构获赠84消毒液、承担“校内菜市”志愿工作等。

(二)社会服务责任意识聚焦“担当”。多人赴四川省精细化工研究设计院等52家企业协助开展技术难题攻关、产品换代升级。多名党员入选四川油气化工产业规划智库重要成员,多名教授受聘担任四川省安全生产、成都市危化品安全生产专家。学院针对油气开采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发出40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新型油田化学品。

(三)学院建设目标达成提档“加速”。第四轮学科评估“化学工程与技术”获得B+,首次进入全国前10~20%;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评估;学院党委成功入选四川省沙巴体育平台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单位;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应用化学通过OBE工程教育认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等项目100余项。

四、 探讨与启示

从应急管控到常态化防控阶段,西南石油大学化工院党委认真贯彻相关工作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织密基层党建“五张网”,建体系、促保障、作表率、践服务、促奉献,形成了党建引领、思想引领、服务引领的基层党建经验,获得了以下3点启示。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战疫”堡垒

三层保障明确责任。化工院党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牢牢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动力。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通过制度-支部-干部三层保障,压实主体责任,落实各级责任,优化防控模式,制度规范,确保职责清晰;支部落实,确保措施到位;干部带头,确保行动有力,全方位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

五级监测覆盖全员。强化日常管理监测,完善“学院-辅导员-学生骨干-寝室长-学生”五级监测工作网格,实现工作、人员全覆盖。充分发挥辅导员、导师、班主任、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力量,引导学生坚决服从学校统一管理,确保思想稳定、心态稳定、信念坚定。

(二)坚持思想引领,凝聚广泛共识

打造暖心“云”课堂。云端防线疫情防控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一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学院党委化危为机,通过“线上+线下”双驱并进,通过“一个方阵、一个标杆、一份倡议”,依托易班、“先锋集结”微信、“石大化语”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筑起疫情“云”防线,开展云党团日、云端课堂、云上活动,云上解忧等特色活动,设立《疫情防控小课堂》、《疫情谣言粉碎机》等10余个专栏,传递新时代正能量。

精准前置“云”防线。工作有温度有准度,主动融入,加强联系,重点关注学生面对疫情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困难需求,种好责任田,做好学生线上问题的解决和处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精神支撑和科学指导,将防控“疫线”前置到学生与家长身边,构筑起跨时间、跨区域的疫情“云”防线,全力保障学生安全,维护校园稳定环境,成功化疫情之危为育人之机。

(三)坚持服务引领,彰显青春力量

整合党建“教育链”。疫情防控阶段,学院党委通过服务型党组织创新活动,积极整合资源,把党员骨干和学生干部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点引领-一线塑造-一面辐射”教育链。发挥出青年力量,推动防疫工作的开展,使得广大师生党员深化了服务学生、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大服务”理念和意识,强化了对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师生负责的责任意识。

争做青春“领头雁”。学院号召各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发起防控倡议书和承诺书,组建了一支“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构建起“云抗疫”青年阵线等,动员广大同学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争当疫情群防群控的“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线上投身于抗疫一线,榜样示范引领,让更多的青年大学生感受“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时代精神,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国家疫情防控的青春动力。 

(责编:王子锋、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