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四川广汉市:构建“党建+为村”工作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

中共广汉市委组织部

2022年07月08日10:3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面积548平方公里,下辖12个镇(街道办),总人口62.6万,境内既有平原也有丘陵,农村业态多样化,人口流动性大。近年来,广汉市积极探索应用“为村”平台为代表的数字工具,破解传统难题,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拓展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作用的路径,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背景和起因

为贯彻落实好上级有关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精神,广汉市委组织部近年来多次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发现工作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有待提升。由于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大,以人力和手工作业为主的传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法效率偏低,覆盖面不够,导致部分党组织党员学习教育不够扎实,服务群众不够到位,号召力、凝聚力有待加强。二是乡村治理群众参与度不足。当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村民之间感情日益疏远,精力主要关注经济生产,参与村(社区)事务意识不强,且缺乏有效参与路径。三是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在部分村(社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普遍趋于老龄化,中青年人才缺乏,且已有的农村人才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认知和把握不足。

互联网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带来新方法、新路径。广汉市委组织部经过多方学习考察后,基于微信平台引入“为村”平台,开展“党建+为村”工作,同时“为村”用户均经过实名认证,互动交流均实名进行,可以随时审核,保障了网络环境的健康有序。

二、做法与成效 

 (一)创新探索“三云”模式,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一是构建党建工作“云阵地”。以村(社区)为基础单位,建立市(县)—镇(街道)—村(社区)网上组织体系,发动广大党员、群众实名注册使用,建成了覆盖12个镇(街道)、120个村(社区),拥有11.25万余名“云村民”和5400余名“云党员”的实名制线上工作阵地,拓展了党建工作空间。

二是打造党员管理“云平台”。通过“党建之家”“书记信箱”“两委日记”“村友圈”等功能版块,基层党组织可以随时知悉、统计流动党员去向流向,组织党员在线上开展“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支部书记可以在平台了解党员思想和工作动态,与他们交心谈心。截至目前,“为村”平台上相关版块已累计发布内容4万余条。

三是开通党员学习“云党校”。以“为村”为载体,整合上级精神、党务知识、本地红色资源、特色纪录片等,丰富了学习内容,让广大党员可以通过手机端随时随地学习,目前已发布相关学习内容、动态5万余条。同时开设学习专题,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开展交流互动,提升学习趣味性、参与度。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汉市在“为村”平台开设12个相关专题,引导全市党员、群众线上学习讨论,总阅读量达98万余次。

(二)“虚实结合”强化服务,力求实效凝聚党心民心

一是缩小信息鸿沟。各级党组织利用党务、政务版块传达上级精神,发布公示公告,破解政策精神传达慢、基层信息传递不畅等难题,相关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洪水灾害防治中凸显,发挥好了“消息树”“指令枪”的作用。

二是线上精准服务。组织17家市级部门、金融机构等入驻“为村”,开通医院挂号、婚姻业务、求职招聘、法律咨询、贷款办理等70余项服务,构建直达群众的云端服务体系,群众只需指尖一点便能在线完成事项代办、政务咨询。

三是搭起党群连心桥。各级党组织利用“书记信箱”“两委日记”等功能,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解决反映问题;要求镇、村干部全部入驻“为村”,与群众实名互动,倾听心声,解决问题,市委组织部每月开展评比总结。2021年以来,“为村”平台共发出公开信1784封,晒出党组织、党员为群众办理的大小实事2500余件,收集意见建议753条,分享故事293个,评出典型案例254个。

(三)连接乡情拓展渠道,汇聚群众合力赋能治理

一是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人翁意识。村民通过“为村”平台加强沟通,化解矛盾纠纷,弘扬文明乡风,同时积极参与推介家乡美景美物,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截至目前,“村友圈”上已发布相关内容10万余条。

二是利用“为村”拓展群众参与渠道。利用“村务公开”“政务大厅”等多个模块,将村集体资产情况、各类补助发放情况和干部任免情况等晒出来,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利用“线上活动”,在线开展村级事务交流讨论,形成公开决议,村两委督促事项落地落实。截至目前,相关版块已发布内容2万余条。

三是依托平台探索“积分制”试点。利用“为村”有关功能,推行“积分制”管理法,重点推进村规民约修订,制定实施方案和“积分制”管理条款,对村民日常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实现乡村文明、善治、和谐的目标。目前,已举办全国首期“耕耘者”振兴计划乡村治理骨干培训班,在全市120个村(社区)全面推行“积分制”。第一批试点启动“积分制”的9个村(社区)已全部开通“积分小程序”。

(四)助力乡土人才培育,孕育乡村振兴智慧力量

一是培育一群懂网用网的乡土人才。在“为村”平台的建设和推广使用过程中,培养了一批适应新常态、运用新思维、发展新业态的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

二是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育。在开展“导师制”培育高素质农民工作中,利用“为村”整合资源做好农业技术线上培训教学,导师与学员利用“为村”结对常态互动,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3297人,共培训家庭农场1280家、农民合作社561家。

三是为乡村人才发挥作用搭建了互联网平台。“为村”的电商、推广等功能让懂经营、有技术的返乡人员大展拳脚,截至目前已开通平台官方认证“为村”市集12个,两种特色农产品入选“为村好产品”获全国推广渠道;广大乡土文化人利用“为村”直播、晒图等功能向全国用户展示自身才艺,推介文旅资源。

三、工作反响

广汉市“党建+为村”工作自2017年4月启动以来,全市120个村(社区)全部入驻“为村”,村级数量占全国比例为0.71%;入驻村民达11.25万人,占全国比例为4.42%,而且每月有新增;村两委干部全部入驻,达1469人,现有5400名党员入驻,各项指标在全国“为村”平台居于靠前位置,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打造了强劲的互联网引擎。

四、经验探讨

“党建+为村”能够提升党建水平、助力乡村振兴的原因可归纳如下:

(一)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基础

“党建+为村”可以破解传统党建工作形式在信息时代工作效率不高、灵活度不够的难题,全面加强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强化政治引领,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奠定好基石。

(二)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满意度

“党建+为村”这一载体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服务实效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凝聚和发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凝聚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合力

“党建+为村”实名制、全维度连接的特点,配合线下“积分制”的实施,弘扬了乡风文明,联系了情感,提升了群众自治的“自治”意识,为群众依法依规参与村(社区)事务监督管理和协商议事搭建了“法治”平台,同时还营造了正能量的“德治”氛围,凝聚了推动乡村治理有效的更大合力。

(四)为乡土人才培育和发展插上了互联网翅膀

“党建+为村”工作的普及推广,让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无论男女老少都强化了互联网思维和意识,培育了一群懂互联网的乡土人才。依托直播、电商等相关资源,“为村”为有志于返乡发展的农村人才提供了施展宏图的互联网空间。     

(责编:王子锋、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