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以强村党建联盟为引领 打造“共同富裕联合体”

 中共温州市瓯海区委组织部

2022年07月26日15:3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起因

瓯海区是温州市四大城区之一,因《山海经》“瓯居海中”记载而得名。全区国土面积466平方公里,1981年建县,1992年撤县设区,经过2001年、2011年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确立了现有的行政区划格局。下辖12个街道、1个镇以及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9个城市社区、15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95.37万,基层党组织总数2342个,其中村党组织375个(党委9个,总支部78个,支部288个);党员24758名,其中农村党员8597名、占36.7%。曾获评“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县(市、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中国书香城市”“中国龙舟文化之乡等荣誉称号。

瓯海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自2016年来,相继出台“强村十条”“强村计划”三年实施方案等,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截止2020年底,瓯海区189个村社集体经济总收入7.92亿元,总收入2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8万元以上村社覆盖率达100%,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持续增强。但与此同时,瓯海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仍存在薄弱环节:一是从结构数量看,据统计2021年底全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低于30万有41个村,其中半数曾被列入软弱落后村;二是从空间分布看,瓯海区集体经济“高山低谷”现象突出,151个行政村中67个在西部,村集体经济收入最高平原村与最低山区村差115倍,部分山区村经营性收入仅过18万元及格线;三是从发展模式看,大部分村壮大集体方式仍以物业出租为主,多元化经营意识不足,无法实现有效增值。

围绕上述问题,瓯海区站位新时代,奋发新作为,上下“一盘棋”,紧盯“城乡差距明显改善”“‘造血’功能明显提升”“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三大目标,以强村党建联盟为引领,创新跨村、跨域“强带弱、大带小”模式,打造“共同富裕联合体”,最大程度整合人、财、物,实现先富带后富。截至目前,全区已组建强村党建联盟34个、实施强村项目22个,实现弱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73%,带动城乡收入比从1.72降至1.63,全区189个村社集体经济总收入9.14亿元,总收入25万元且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村社数覆盖率100%,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

二、具体做法

(一)推进组织形态变革,真正把强村带弱村力量“抱”在一起。按照“实质运行、高效协同”的目标,大力探索党建联盟运行制度机制,确保联出合力、联出活力、联出效力。

一是实行干部交叉兼职机制。搭建共商共学共享交流平台,建立强弱村之间干部交叉兼职、交流挂职、导师帮带等机制,强弱村每年至少选派1名村干部进行交叉任职,强村侧重派集体经济运营能手,弱村侧重派年轻后备干部,由强村主职干部作为导师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切实提高弱村干部创富带富素养。比如新桥街道新桥社区选派经合社负责人到泽雅镇周岙村任职,帮助谋划实施研学项目,带动村集体增长48万元。

二是实行强弱村书记月联席会议机制。强村联盟强弱村党组织书记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或联盟联席会议,商议项目谋划、可行性讨论以及收益分配等重大事项,构建发展共议、活动共办、工作共商的联盟运行格局,会议地点跟着问题走,安排在田间地头、项目一线、乡贤家中,会议人员除了两个村的“两委”外,同时还规定镇街、部门干部“召之即来”,真正做到开一次会、解决一批问题。比如区供销社联合娄桥街道玕南经合社为泽雅镇凌云村授信600万元,解决了高山蔬菜项目筹资难问题;潘桥街道通过强弱书记月会共协调解决田平村山上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推进难、岷岗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协调难、等弱村发展难题150余个。

三是实行联系指导制。成立区级强村党建联盟指导组,由分管区领导担任组长,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指导组成员,并将镇街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充实到指导小组内。各指导小组每月到联系联盟开展督导调研,指导做好强村党建联盟发展思路、工作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比如指导泽雅纸源村党建联盟开展直播带货、寻味美食、乡村市集、厨艺比拼、亲子研学等一系列“妈妈的味道”培训课程,带动该村近30%村民就业,为农村妇女每年增收约2万元。实行区级强村党建联盟指导组联席会议,由组长负责召集,全面掌握全区强村党建联盟运行情况和成效进展,协调解决强村党建联盟重大项目落地以及重点问题化解,目前已协调解决泽雅镇农特产品出山难、闲置村集体资产利用难、现代化农业推广难等10余个重难点问题。

(二)推进共富路径变革,真正把强村带弱村项目“绑”在一起。做大蛋糕实行“五个一”机制,即一强村、一弱村、一强村龙头企业、一弱村包联部门、一农商行共富专员;分好蛋糕实行“四金”分配机制,即抱团入股拿收益金、生态参与分资源金、慈善参与分公益金、企业吸纳享保障金。探索走出四条共富路径:

一是“飞地抱团”路径。创新“强村筹”固定资产增值模式,支持联盟强弱村共同出资在经济发达区域购置物业,鼓励出资各方签订合作协议采取弱村持有,强村享有收益分红的形式进行合作。比如梧田街道强村小微园,由56个村社共同出资1亿元参与运营,实现年净利润800万,为出资村带来每年13万元收益。同时鼓励强村在协议中明确随着弱村经济发展形式逐步退出占有股份,退出形式按照“本金+LPR基准利率”的方式进行结算。比如潘桥街道陈岙、金堡等村联合建设市域铁路建材堆场项目,采取弱村出指标,强村出资金形式,约定强村出资分5年逐步退出并相应减少收益分配金额,实现收益共享。

二是“资源互补”路径,突出“自我造血”导向,强弱村全面摸清并梳理所有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土地、指标、房产、政策、山林、股权、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等资源,联盟其他成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争取各类有效资源,经各方确认评估后形成“资源清单”,以“资源清单”互补为原则,促成强村联盟“主动合作、长期合作”,真正实现双方共赢,变输血为造血。比如潘桥马桥村与泽雅水碓坑村组建联盟后,成功引入马桥研学龙头企业兰里公司,在水碓坑村打造“研学纸山”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54%,并入选第一批省级未来乡村建设试点。鼓励强弱村合作开发瓯海版山海协作农特产品线上线下直销中心、批发市场,通过“农业+互联网+市场”深度融合,扩大销量,有效破解销售难题。梧田北村经合社免费向泽雅东升村提供共富经营摊位3个,主打泽雅高山菜等特产销售,全年为村集体增收45万元。

三是“收益倾斜”路径。借力“美丽瓯海”全域行动,以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深挖“金角银边”资源,设立弱村出资比例不少于8%、收益比例不少于40%的专项条款,支持强弱村联合开发“金角银边”项目,通过出租、兴建生态停车场、小型物业等方式实现资源变现。比如潘桥街道泉塘村联合田平村、东边村共同开发建筑设备堆场项目,实现三个村集体经济年增收共63万元;娄桥街道前园村联合岩头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将村内闲置的31亩地统一打包出租给建筑材料公司,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08万元。

四是“文化振兴”路径。立足瓯海悠久人文历史,打造文化研学共同体,依托生态功能区、风景名胜区、水源地保护区、革命老区等区域优势,联盟通过结对专业文旅企业,按照“研学基地+国企+旅行社”合作模式,重点打造古法造纸研学、乡村私塾研学、寓言文学研学等五大基研学基地,做大做强弱村文化产业。比如泽雅镇引进兰里、温大等十余家高质量的研学机构,开发纸山捞纸、屏纸版画等特色研学课程,推出体验游、互动游、实践游项目。研学基地年客流量超50万人次,带动周边产业营收超700万元。借助文化引流效果,纸源村党建联盟打造的“纸山泉水”已卖出近二十万瓶,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直接增收超20万元。

(三)推进体制机制变革,真正把强村带弱村发展“联”在一起。将党建联盟工作责任落实、项目推进、作用发挥、参与活动等内容列入党建联盟考评内容,将考评结果与联盟政策扶持、资源调配、产业发展等相挂钩,对强村党建联盟中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绩突出的,在评先评优、奖励奖金、培养使用上优先考虑。

一是设立党建联盟“头彩奖”。将党建联盟考评结果与联盟政策扶持、资源调配、产业发展等相挂钩,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联盟按名次给予10-30万元奖励,目前已累计奖补10个党建联盟27个村社、195万元。二是设立突出贡献“奖励金”。经镇街审核、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同意,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村从当年村集体经营收益增量中,提取不少于5%奖励村干部,目前已有17名村干部获得2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奖励金。三是设立强村联盟“共富通”。依托智慧村社通平台,集成数字化改革成果,打造具有“智慧功能”“数字赋能”的强村联盟“共富通”。设置云端“擂台”,一屏展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速等指标在线晾晒,激发比学赶超干劲。

三、主要成效

瓯海区创新打造“共同富裕联合体”,实施推进“三大变革”,深化落实“十个一”保障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走出瓯海共富大道。

(一)村级集体经济明显壮大。目前,瓯海区已建成强村党建联盟34个,谋划实施“纸山厨娘”乡村振兴巾帼共富项目、马桥村共富研学项目等强村项目22个、覆盖46个村,联盟弱村总收入同比增长32.13%,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73%,结对的27个薄弱村年可支配收入超过20万元,整体达标比例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联盟弱村总收入3621.47万元,总收入同比增长32.13%,经营性收入1697.04万元,收支倒挂村社全部“清零”。

(二)群众致富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通过共富学堂、种养基地、内容电商、研学市集等系列做法,累计培训乡村振兴技能人才3000名,培育孵化创业项目52个,带动瓯海区内闲置劳动力再就业超5000人,带动村民增收近千万元。

(三)增收创富路径明显拓宽。坚持改革创新、村级主体、因地制宜、统筹发展的原则,摸索推出盘活集体资产、集约经营土地、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置办异地物业等十大创收路径,实现村集体形成长期稳定的“造血式”增收。

(四)组织要素保障明显健全。出台《关于实施“百村十亿”计划 加快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强村党建联盟推进“共同富裕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瓯海区2022年共同富裕特色工作改革事项清单和共同富裕重点工作专班推进方案》《瓯海区“金融强村”行动方案》等多个制度文件,相关理论成果在《浙江信息》《共产党员》《温州党建》等刊发;形成纸山厨娘乡村振兴巾帼共富、马桥村共富研学等一批实践成果。

四、启示探讨

(一)提升党建引领“向心力”是首要前提。党建联盟是在不改变成员单位原有属性、组织架构、隶属关系前提下,围绕共同目标、价值取向,打破区域限制、领域壁垒,将一定数量的基层党组织整合成紧密型党建共同体,其主要目的是走出一条资源共享、产业协作、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党建新路子。依托强村党建联盟,可以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夯实筑牢了共同富裕坚强战斗堡垒。

(二)深化机制激活“创新力”是动力之源。机制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从率先成立103个薄弱村抱团的瓯海强村发展公司到组建34个“强村与弱村”结对的党建联盟,每次的进步都是从机制变革开始。通过强化区域联动、领域互动、智治驱动,创新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活动载体、工作保障,推动“强村带弱村”新模式政策倾斜、产业规划、要素集聚等系统集成创新,都验证了机制创新赋予强村党建联盟强大的活力。

(三)招引项目增强“发展力”是坚实保障。项目是拉动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强村党建联盟离不开项目的支撑。整合各方资源,树牢“项目为王”理念,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唯有依靠项目才能让村与村牢牢抱在一起,唯有依靠项目才能变“赠鱼”为“授渔”,进而全面激活了村级“造血”功能。

(责编:王子锋、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