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街道芦胜村: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芦胜“PVP”模式

中共闵行区浦锦街道芦胜村总支部委员会

2022年07月26日16:4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和起因

芦胜村位于浦锦街道最西北,东临万科、华侨城,南临近浦村,西与浦江村接壤,北靠浦东新区三林临江村,辖区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现有村民小组10个,总户数617户,户籍人口1840人,其中农业人口549人,非农业人口1291人;退休人员657人,老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36%;10个村民小组中4个村民小组已动迁。目前常住本地人口350户,800人左右,外来常住人口2100人。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建引领职能,夯实农村长效治理管理工作,芦胜村在区委和浦锦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关心指导下,在建设宜居型“美丽乡村”的基础上,汲取经验、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农村党建创新的各项工作和方案。

“五违四必”和“美丽乡村”建设后,芦胜村切实改善村域环境面貌,通过环境改造工程,完善基础设施,为村民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静、清洁、美观的宜居环境。通过一系列创建活动,芦胜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上海市文明村”、区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示范村”“上海市整洁村”“上海市生态村”“美好家园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开放多元、自治与共治、法治德治、共建共享相结合的过程,“乡村振兴”就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新目标。芦胜“PVP”模式从2017年开展,五年多的时间为村民营造了一个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生活环境。芦胜“PVP”模式即“芦胜村美丽乡村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第一个P——“Party”政党,代表党建引领;V——“Volunteer”志愿者,代表村民自治;第二个P——“Public公众,代表村委及相关部门多元化共治。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村委及相关部门多元化共治为基本依托。通过党组织、村委会、志愿者三位一体,提升农村长效治理建设。党建引领下秉承“PVP”模式的开展,就是农村社区长效治理建设的一种尝试,发挥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人缘、亲缘和业缘优势。

(一)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发挥党员引领作用,要敢于亮出党员身份。在乡村治理工作中,村基层党委要发挥主导作用,每一位基层党员干部要担当工作主体、树立先锋形象、接受群众监督。党员和人民群众都是密不可分的,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群众遇事时要有人管、群众有问题要有人找、群众困难时要有人帮;发挥党员引领作用,要敢于履行党员职责。作为一名党员,要敢于展示党员风采,不断深化责任意识。每一位党员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的形象,所以每一位党员应时刻保持讲修养、讲规矩、讲政治、讲道德;发挥党员引领作用,要敢于兑现党员承诺。党员在为民服务工作中要下功夫、要锲而不舍、要迎难而上,努力解决居民所需,还要积极搭建服务连心桥,学习优秀案例,争做为民服务先进典型;发挥党员引领作用,要敢于务实党员规矩。我们要在工作中,树立党员形象,树立先锋榜样,带头遵纪守法,树立讲道德、素质高的良好形象,还要强化责任担当,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乡村志愿促情怀,村民自治有基础

芦胜村委依托“PVP”模式,组织村民积极参加美丽乡村志愿者,他们的参与是自治、共治、德治,特点是:人员多、角色多、公益多。人员多。美丽乡村志愿者现有158人,参与的家庭占全村本地常住家庭的一半以上,平均年龄62岁,党员家庭占36%;他们中有老干部、退伍军人、家庭妇女;有个体店老板、企业职工;有的志愿者是举家搬离农村的村民,也有常住本村的外来务工的新上海人,也有热爱农村的老知青;角色多。美丽乡村志愿者每天一起参与“清、巡、教”,既是每天宅前屋后清洁工作的“清洁员”,也是巡查村域内问题及时上报的“巡查员”,又是教育和引导村民、支持村务工作、热爱这片土地、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爱护好共同居住的家园,将身、心、行都融入村里的“教导员”;公益多。芦胜村“学做人”的观念一直影响着芦胜村的每一代人。志愿者坚持没有任何报酬,日复一日,从不间断,大家认为公益是新时代的要求。公益已成为一种坚持,一种习惯。芦胜村成立了“客家人”志愿团队。随着农村外来人口量大,号召广大租户融入到乡村治理中,树立党员形象,树立先锋榜样,榜样带头,共同治理。

(三)多元共治管理规范化,“三长”摇身变“九长”

基层治理的主要问题是人民群众的参与机制不畅,参与热情不足,基层不能实现有效的自治和自主。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就在于治理方式的转变,注重治理的公益性、发展性、长效性,结合群众力量,共建党组织、村委会、志愿者三位一体的基层治理平台。为此“PVP”模式在“三长队伍”(村民组长、党小组长、群团骨干)基础上加了志愿者组长、老年组长、妇女组长和环卫组长、道路保洁组长、河道保洁组长。“九长”作为两委班子团结服务村民的主要共治力量。“PVP”模式开展的同时,“九长”及志愿者可以深入参与基层治理、“两委班子换届、美丽乡村长效管理、河长制、垃圾分类等工作,让百姓充分知情,支持“两委”班子工作,使自治与共治相互辉映。

(四)党建引领增新力 资源共享强治理

“红色物里乡”构建乡村治理服务新体系。为推动乡村享受城市化精细管理,浦锦街道联合芦胜村打造“红色物里乡”项目,探索城乡融合党建新路径,统筹居民区党组织、农村党组织、物业公司组成党建联盟,推进红色物业进驻乡村,让群众充满“屋里厢”的温度。通过该项目,能彻底解决群众家庭生活方面诸多问题,对电器化维修、污水管道维修等多方面保障,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居住,提高便利。坚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成立红色物业传帮带教制度,设置村内教学点,建立教学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制度,定期开展“城市治理与村头田间研讨会”、应急维修培训会等工作,让精细化治理飞入田间农舍。同时也将持续推进“红色物里乡”项目,充分利用区域化资源,以“1+3+N的模式,采取常态化、项目化服务方式,实现红色物业资源共融共通共享,切实推动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庭院建设多样化,乡容村貌创新高。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家庭生活环境,提高广大群众文明素养和家庭文明程度,助推人居环境建设。芦胜村结合当前农村居住条件,打造“美丽庭院示范户”,使得庭院规划布局合理,干净整洁,生活休闲、绿化功能分区布置完善,生产生活用具分类入库存放,整齐有序、美观实用。庭院内外栽花种草植树,根据群众兴趣,多选用本土花卉、树木,养护良好,保证家家有花,四季常艳。

三、取得的成效

(一)综合施策,环境面貌呈现三个“新”。一是“五违四必”拆出新空间。近年来,党组织广泛动员党员群众与志愿者,积极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拆除各类违法建筑5.5万平方米,宅前屋后干净敞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治理和发展拆出了新空间。二是“河和美美”展现新面貌。以党建引领推进美丽乡村工作,整治水面积共计21.4万平方米、清理宅前屋后垃圾约2万立方米,新增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实现了“路平、房洁、水清、树盛、宅前屋后干净”的建设目标。三是美丽庭院呈现新气象。党组织推进“美丽庭院”建设,以“美丽花园”“丰收果园”等为主题,营造出“庭院花香迎客来、家美院绿乡村美”的新气象。

(二)以人为本,百姓生活实现“三惠利”。一是真抓实干,百姓出行得惠利。党组织把组织力转化为发展力。2017年以来,全村新修建村级道路1136平方米,宅前屋后场地修补5134平方米,新辟村民停车场4800平方米,为村民出行、停车提供切实便利。二是丰富多样,百姓文体得惠利。厚植文化,不断提升农村“软实力”。组建门球、沪剧、太极、沪剧沙龙等多支文体团队。充分发挥文体团队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三是创新赋能,百姓幸福得惠利。针对农村地区没有物业公司的短板问题,芦胜村探索以“红色物里乡”项目为切口,与社区、物业公司组成党建共同体”,通过设立物业公司驻村联系点,完善传帮带教制度等方式,加强农村治理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能级。

四、探讨

未来,芦胜村党总支也将合理有效地运用芦胜“PVP”模式,围绕党建引领下的自治与共治,继续发挥好“九长”效应,抓细节、固治理。提高“红色物业”对乡村治理中的服务细节,加强“美丽庭院”建设及扩大实施范围,倡导人居环境治理积分制,整体上改善村容村貌,持续提升治理效能,促进农村长效治理的共同发展。作为基层的管理者和服务者,芦胜村党总支也要当好农村社区治理建设的排头兵和实践者,不断优化发展长效治理模式,使芦胜村长效治理建设真正扎根于群众,服务于群众,回馈于群众。

(责编:王珂园、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