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河南济源示范区:实施党群连心工程 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河南省济源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

2022年08月09日13: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河南省济源示范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领导这一核心、高效服务群众这一根本,创新实施“党群连心工程”,积极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化、制度化、常态化,党心民心联系更加紧密,党员干部作风有了明显变化,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党群“一家亲”、同心促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一、实施背景

济源示范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全国首个全域产城融合示范区,共有基层党组织2156个,党员48250名。其中农村(社区)无职党员18638名,占镇(街道)党员总数的91.55%。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层党组织和服务对象比例失衡,服务半径过大、服务资源紧张等问题日渐突出,各类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彼此互动衔接不够,普通党员发挥作用缺乏有效的平台载体,难以形成制度化、长效化的服务机制。一是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制度不全。部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不能做到常态化,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制度,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简单化处理,制约了党组织的功能发挥;有的党员身份意识、责任意识淡薄,不愿意亮出身份、发挥作用,群众只能通过村干部反映诉求,渠道单一。二是服务群众的方法不多,渠道不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中心工作方面载体不多,创新性不够,特别是在服务疫情防控、防汛救灾、“三零”创建、营商环境等方面缺乏长效机制,存在被动应付现象。三是服务群众的作风不实,水平不高。部分基层党员干部作风不扎实、不深入,在工作中存在等、靠、推、拖等现象,与群众沟通联系有所弱化,对群众的呼声困难了解不够,主动走到群众家中了解需求、上门服务的少,群众意见较大。

为有效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济源示范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创新实施“党群连心工程”,叫响做实“有问题找支部、有困难找党员”党建服务品牌,有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基层治理有序有力有效。

二、主要做法

“党群连心工程”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骨干,以“党员联户”为基本单元,以党员主动入户服务为主要形式,从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入手,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网全覆盖、党员走在前、组织做后盾、群众来评判”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一网全覆盖,“一张网”联起“百家姓”。“党群连心工程”通过强化“网络+网格”治理体系,畅通基层党组织运行脉络,找准服务群众的发力点。一是联户全覆盖。在联户的形式上,和基层网格化管理结合起来,实现“党员入格、一网兜底”。在农村,按照“居住相邻、自愿双向、能力互补”要求,建立党员个人“责任区”,联系农户实现全覆盖;在社区,组织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和社区党员一起入网格、进家户,联系楼院住户实现全覆盖。同时,建立机关党员联系个体工商户、企业党员联系班组的工作制度,基本建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级清晰、全面覆盖的党员服务网络体系。二是服务全覆盖。在党员联户基础上,落实“三定四包”责任(定片、定岗、定责;包产业发展、包环境整治、包“三零”创建、包民生保障),在农村,以村、组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为主要力量开展联户服务。在城市社区,建立“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联户群众”五级联动体系,将基层治理任务分解给楼栋,打通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三是资源全覆盖。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采取集中服务、个性服务、圆梦服务等形式,参与小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在为民服务中当先锋、树形象。组织机关党员组建党员服务小分队,下沉支援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重点人员信息摸排、聚集性活动劝阻等工作,实现把党建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社会治理资源、党建成果转化为社会治理成果的“三个转化”。

(二)党员走在前,“催着办”变成“主动干”。“党群连心工程”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一是主动走访入户。推行“五星跑腿小哥”活动,重点关注特殊群体、特殊事件、特殊诉求、特殊情况、特殊节点,做到“五必访”,即鳏寡孤独必访、红白喜事必访、急难愁盼必访、矛盾纠纷必访、极端状况必访。党员对所联系户做到“四个一口清”,即“家庭情况一口清、人员类别一口清、区域设施一口清、隐患矛盾一口清”,确保社情民意全掌握。二是主动收集信息。组建三级党群连心微信群:一级群以基层党(工)委为主,包村(社区)干部、包片干部、相关单位党员加入;二级群以村(社区)党组织为主,包片干部每人建立一个群,邀请联户党员和联系群众实名加入;三级群以“党员+联系户”为单位,联户党员和联系户加入,推动联户党员“办小事、报大事”与部门“解难事、办实事”融合统一。三是主动化解办理。打造群众反映问题快办快结直通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直接办理的,快办快结并向党组织报备;不能直接办理的,及时报告所在村(社区)党组织,由村(社区)党组织会商研判,对群众关切度高、迫切需要解决的事项,基层党组织及时研判回应,做到事不过夜、即收即办。

(三)组织做后盾,“老大难”变得“不再难”。建立党员收集、村(社区)吹哨上报、镇(街道)响应处理、示范区兜底办结工作机制,通过解决群众关心关注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支部会商分析办。村(社区)党支部每周召开1次碰头会,研判问题诉求并建立村(社区)问题台账,定期开展专项治理和集中化解行动,个性问题点对点解决,共性问题专项治理,重复性问题集中化解。二是“吹哨”报到合力办。支部会商后不能有效化解的,“吹哨”上报至基层党(工)委,基层党(工)委与相关部门会商确定后,能解决的当天解决,一般性问题在7天内解决;镇(街道)无法解决的提级到示范区“党群连心工程”办公室,建立“3+N”合力攻坚工作体系(“3”即区、镇、村三级,“N”即教育、卫生、人社等相关职能部门),确保“哨声”一响、干部到场。三是“抓铁留痕”督促办。严格落实“13710”机制,规范办理路径,做到进展可视、过程可控、结果可考。每周梳理汇总、分析研判、排名通报,对工作不力、推进缓慢、流于形式等问题下发提醒函,对整改落实不到位的予以约谈。

(四)群众来评判,“解民忧”推动“聚民心”。“党群连心工程”把评判权交给服务对象,倒逼党员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质量水平。一是过程受群众监督。推行“阳光办理”模式,利用每月“先锋课堂”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实事办理“讲晒评”活动,联户党员讲本月事项办理情况,支部将当月承诺事项进行公示,请群众代表对支部和党员服务情况进行评价,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二是效果由群众评判。每周针对问题台账办理情况,对反映问题的群众、推进办理涉及的群众分别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群众满意度情况;每半年开展一次大范围的问卷调查活动,实现“事情办得怎么样,群众说话有分量”。三是绩效受组织考核。注重激励约束,每月开展自评、每半年开展群众测评和互评、每年开展综合评价,对推进“党群连心工程”成效明显的党员,在评优评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工作成效

“党群连心工程”实施以来,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行动、主动而为,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事,与联户群众结亲、认亲、走亲、帮亲,尽心尽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群连心工程”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河南日报》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一)党员干部作风得到转变。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不断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坚定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中,广大党员深入一线值班值守、除险救灾,尤其是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不顾个人安危,深夜冒雨转移群众,先后处置险情200余处,转移困难群众2200余人,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基层群众的高度赞扬,被群众赞誉为“最信得过的人、最靠得住的人、最愿意跟随的人”,涌现出了“金牌店小二”“五星跑腿小哥”“老崔调解车”等一批基层服务品牌。

(二)问题解决精准性明显增强。“党群连心工程”将基层治理中需要解决的“真问题”与主责部门“搭桥”链接,基层一声“哨响”为破解难题找到了路径,解决了一大批时间长、跨度大、涉及面广的疑难杂症。针对老旧小区管理难的问题,派单到住建、民政等部门,对278个无主管楼院全部建立党组织和自治组织;针对电信诈骗频发现象,派单到政法、公安等部门,通过“流动警务室+板凳议事会”,发放防诈骗温馨提示宣传页6万余份,排查各类风险隐患912个,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共为群众办理实事13000余起,极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基层治理能动性有效激发。“党群连心工程”有效激发了基层主动找问题、发现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针对石油公司家属院住户反映的长期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全面梳理,建立容缺办理机制,为全区415栋楼商品房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2.1万套、327.5万平方米不动产有效盘活,惠及群众6.3万余人。在“敲门行动”中,广大党员积极进家入户,开展防范诈骗宣传活动,帮助群众注册“国家反诈中心”软件23.5万人,受“金钟罩”保护人数33.4万人。

四、经验启示

抓实“党群连心工程”,必须压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责任,让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基层,有效引导群众参与共治共建共享,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民心、推动发展,为强化基层治理夯实组织基础。

(一)必须坚持发挥党组织堡垒作用,形成党建引领的先导力。实施“党群连心工程”,必须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好,将党的领导融入到多元治理主体中,处理好基层党组织与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动员优势、资源统筹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将抓党建、抓治理、抓发展与抓服务统一起来,校正治理方向、扶正治理轨道,形成多元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必须坚持凝聚各方资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整合力。实施“党群连心工程”,必须在资源整合上下功夫,落实好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和村报告、镇处理、市办结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变“碎片化”为“有机体”,变“单独用力”为“条块合力”,共同打造基层治理的幸福同心圆。

(三)必须坚持合理定责定岗,形成党员主动作为的驱动力。实施“党群连心工程”,必须让所有党员行动起来,调动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给每一名党员划分“责任田”,让无职党员成为镇、村基层干部的得力助手,形成“有困难找党员、党员就在我身边”的良好氛围,在推进为民办实事常态化的过程中实现党员群众心连心、一家亲。

(四)必须坚持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形成复合治理的执行力。实施“党群连心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通盘谋划,通过“党群连心+”,引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参与“三零”创建、疫情防控、经济发展等中心工作,将“党群连心工程”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治理优势,实现党建工作和基层治理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责编:王珂园、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