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福建厦门市:优化组团帮扶机制 汇聚乡村振兴合力

中共厦门市委组织部

2022年08月26日17:5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工作背景

近年来,厦门市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以更大力度实施跨岛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城市。厦门虽然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仍有大量的农民和大面积的农村,推进乡村振兴同样是建设“两高两化”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照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对照特区的新使命新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重要贺信提出“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要求,厦门的农业农村发展还有短板和不足,村集体经济整体水平不高且不均衡,农村居民收入、农村人居环境等与其他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差距。这些问题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瓶颈,也是厦门高质量发展需要突破的重点方向。

二、创新亮点

厦门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统筹整合市直单位、国有企业等资源力量,创新推行组团帮扶机制,压实责任、凝聚合力,推动资源向一线倾斜、力量向一线下沉。

(一)优化挂钩联系机制。在走访调研发现市直单位挂钩帮扶工作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帮扶模式不精准等问题的基础上,改变1家市直单位挂钩联系1-2个村的帮扶模式,按照“市区联动、分工负责”原则,制定《关于调整优化市直单位挂钩帮扶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相对薄弱村工作的通知》,建立“1+1”挂钩帮扶机制,即1家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和1家国有企业联系1个村,分工协作开展帮扶工作。

(二)创新干部选派方式。完善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总结选派六批驻村蹲点干部的经验做法,改变以往1名市直干部驻点1个村的选派方式,采取驻村工作队的方式,从市区两级抽调干部组建“2+1”驻村工作队,即2名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和1名区直单位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其中市直处级干部担任队长,发挥团队力量,连片驻点3-4个村,解决干部单打独斗、协调资源有限等问题。

(三)拓展跨村联建内涵。在优化调整挂钩帮扶机制、连片选派驻村工作队的基础上,改变村与村自主联建模式,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推动驻点村联建联动、协同发展,解决无人推动、无人落实的问题。同时,通过组建“党建联盟”“联合大党委”等方式,将连片村的挂钩帮扶单位纳入联建范畴,扩大联建“朋友圈”,统筹整合联建资源,破解村级设置单一模式,提升挂钩帮扶工作效能。

三、具体做法

(一)明确目标,摸清底数。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市委从“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度,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主攻方向,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研究部署健全农村挂钩帮扶机制,要求在全市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的基础上,通过3年的努力推动所有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对照目标任务,全面梳理2021年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情况,摸排确定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50万元的102个行政村;同时,将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但需要持续挂钩帮扶的同安区莲花镇白交祠村、军营村纳入新一轮挂钩帮扶对象。

(二)因村制宜,精准配对。在逐村分析挂钩村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帮扶需求等基础上,合理调配104家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和104家国有企业“1+1”精准帮扶104个村。其中,结合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挖潜挂钩资源,广泛征求16家市属国企集团意见建议,遴选综合实力强的市属国企二级公司纳入挂钩单位;拓展选配视野,按照市区联动的要求,调配10家区属国企参与,积极争取国家电网厦门供电公司、厦门农商行等部分省部属国企的帮扶资源;强化资源倾斜,将16家市属国企集团公司挂钩对象调整为同安区和翔安区的偏远村、山区村。

(三)统筹力量,科学组队。坚持先定村、再定人,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便于管理的原则,采取跨村连片的方式,将104个挂钩帮扶村划分为32个片区,每个片区有3-4个村,实现挂钩村选派全覆盖。统筹调配干部资源,在宣传动员、组织推荐、审核把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干部的专业、经历等,从市、区挂钩单位择优抽调101名干部,组建32支“2+1”驻村工作队,其中市委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选派1名处级干部担任队长。结合选派单位的挂钩帮扶关系,优先将干部安排到挂钩村所在的片区,以便工作队员对接选派单位资源、开展驻村工作。

(四)抱团发展,合作共为。从连片村的实际出发,指导驻村工作队通过组建联村党委、党建联盟等方式,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动、民生联办、乡村联治,促进各村在人才、信息、项目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议事协调机制,挂钩帮扶单位每半年至少1次到村里召开联席会议,强化分工协作,市直单位重点帮扶村党组织加强规范化建设,国有企业发挥生成项目优势,重点推动发展项目生成落地,合力推动连片村建强班子、凝聚合力,增强“造血”功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重点培育10个跨村联建区,推动连片村协同发展、合作共为。

四、工作成效

通过持续优化挂钩帮扶机制,按照“结对不脱钩、帮扶不松劲”的要求,推动市直单位、国有企业的优势资源向乡村振兴一线流动,为集体经济收入相对薄弱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夯实基层基础,堡垒强起来。通过挂钩帮扶、跨村联建,市直单位与村党组织、村党组织与村党组织深化结对共建,共同开展主题党日、上党课等组织生活,示范带动村党组织加强规范化建设,2021年全市四星级、五星级的村党支部379个,占比96.93%。

(二)创新发展模式,产业活起来。通过选派干部、策划项目等方式,加强对村党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帮扶指导,推动因村制宜谋划发展项目,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增强薄弱村的“造血”功能,2021年全市147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20万元,45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占比30.61%。

(三)激发内生动力,农民富起来。在挂钩帮扶过程中,注重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同时,有针对性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股份合作、项目分红等方式,引导更多农村参与、分享产业增值收益,2021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80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38,比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小0.12,为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市奠定坚实基础。

(责编:王珂园、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