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江苏淮安市洪泽区:小区“红管家”模式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中共淮安市洪泽区委组织部

2022年09月02日15:3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和意义

小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等多重诉求的利益交汇区。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洪泽区7个城市社区普遍面临服务半径过大、服务人口过多、服务力量不足等问题,导致小区多数处于低层次自治状态。实施“红管家”小区治理新模式,就是洪泽区主动作为,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举措,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夯实城市基层治理基础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这表明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是提升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基础。打造“红管家”治理模式,就是汇聚各方面资源下沉到小区,提取服务需求、形成服务项目,让小区党支部有更多的资源提供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感知度的服务,让小区党支部有直接的抓手引领自治共治,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凝聚群众、引领群众,夯实我们党的基层基础。

二是构建城市治理新格局的需要。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细胞”,在国家治理系统中,基层治理既是公共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度和温度的“神经末梢”,更是推动社区认同走向社会认同,社会认同走向国家认同的“源头”。实现这些必须有抓手、可落地,小区“红管家”就是重要载体,下沉资源、服务、管理力量到“红管家”服务驿站,着力推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管理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是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需要。基层是社会生活的“微单元”,具有社会利益的发生源,社会矛盾的聚合源,社会秩序的基础源,社会价值的共生源等特质。面对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基层治理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目标,及时解决基层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做到居民有诉求、组织有回应、服务有保障、群众有感受,让风险在第一线化解,矛盾在最末端解决,共识在最基层凝聚,美好在家周边实现,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难题。

二、主要做法

(一)打造党建统领的小区“红管家”建设体系。立足小区治理体系再组织化,推动党的组织向小区延伸、党的工作向小区治理拓展,构建党建引领、各方参与的小区“微治理”格局。一是推动支部进小区。根据党员分布、小区结构,分类设置实体型党支部、功能型党支部,选派社区“两委”成员兼任支部书记,吸纳业委会、物业公司、网格员、楼栋长等方面优秀党员担任支委委员,将党的领导真正植根于小区居民群众之中。二是推动党员进小区。按照应进尽进原则,将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党员、社区党委管理的小区常住党员全部纳入小区党支部管理,组织在职党员到居住小区党支部报到,通过党员亮身份、认领服务事项、过双重组织生活等,带领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三是推动机关党组织进小区。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将全区98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统筹划分到114个居住小区,形成“组织共建、党员共管、活动共办、资源共享”的党建共同体。

(二)发挥一体多元的小区“红管家”主体作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各类组织之间的矛盾、诉求,转化为小区党支部内部的沟通、协商、合作,激发小区治理的活力。一是发挥引领作用。针对居民思想行为的特点和需求结构的多样化,以“红管家”为党建创新平台和载体,定期开展“居民议事厅”“支部敲门”等个性化活动,切实把党组织触角延伸到小区、楼栋、每家每户。二是发挥协调作用。聚焦小区公共事务和居民反映问题,构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小区治理机制,实行接单、派单、办单、交单、评单闭环管理,推动物业企业等主体按权责关系处理事务、解决问题;对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通过小区党支部牵头,采取市场化选聘、国有物业进驻等方式,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三是发挥服务作用。设立小区“红管家”服务驿站,小区党支部、网格员、物业公司等力量共同进驻,受理解决居民日常诉求。按照“按需引进、对需服务”原则,通过小区党支部联结,引入文化、卫健等部门进小区开展文艺送演、健康义诊等活动,协调水上百合等社会组织进小区提供专业化服务,探索形成“菜单式”“上门式”“点单式”为民服务模式。

(三)构建常态长效的小区“红管家”运行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创新方式建立健全规范化、精细化运行机制。一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由小区党支部牵头,按月召开由业委会、物业公司和共建单位负责人,以及楼栋长、网格员等参加的联席会议,会商会办小区管理、服务重点等重大事项。二是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整合街道及住建、公安、城管等部门执法力量,建立小区“联合执法队”,与小区党支部无缝对接,每周开展联合巡查,及时回应处置支部和居民反映的问题。三是建立公共收益共管机制。全面梳理小区“三资”情况,制定公共收益共管账户管理办法,明确“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业委会”共管责任主体,确保小区公共收益使用规范、透明。四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赋予小区党支部一定的建议权、监督权和评议权,对机关党组织考核评先、党员民主评议、物业公司年检考核等工作,征询小区党支部意见。开展小区“红管家”季度考核评比,把居民满意度、问题办结率、物业费收缴率等作为小区党支部书记绩效、评先的重要依据。

三、基本成效

(一)夯实党建“主心骨”,扎根“最后一公里”。面对城市社区半径加大、小区人口增聚、群众服务多元等基层治理“现实问卷”,洪泽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为党员提神、为群众服务、为发展助力。一是精锐嵌入“红链条”。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切入点,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组织体系,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幢党小组”4级组织体系,推动社区“两委”、物业公司、业委会中的党员双向交叉任职,吸纳一批威望高、有专长的党员进入支委班子,推动业委会由党建薄弱点转变为基层治理重要支撑点。二是精品打造“红驿站”。在城区所有村(社区)、成建制小区组建“红管家”,整合小区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用房,打造具有协商议事、居民服务、物业办公等功能的“红管家”服务驿站,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强大磁场。三是精准释放“红细胞”。在机关在职和退休党员、社区骨干党员、居民小组长、志愿者和热心群众代表等六类人选中,择优选择威信高、群众基础好和奉献精神强的党员群众搭建红色纽带,目前,全区共选配小区片长、居民组长、红色楼长等693名,党员占比超半数,实现联系服务城区14.7万余名居民全覆盖。

(二)组建小区“管家团”,办好“群众心坎事”。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物业管理中的引领作用,引导物业企业主动认领社区党建服务事项,让物业行业成为传递党的温暖、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一是党建引领“不掉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及普法宣传、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工作,常态化开展红色汇演、庭院党课等活动,充分发挥“管家团”的“传声筒”作用,利用小区微信群、社区宣传手册等,线上线下为居民群众送政策、送知识、送信息,让小区居民始终看得见党员身影、听得见党的声音、感受到党的关怀。二是为民服务“不打烊”。紧扣小区居民满意目标,规范物业服务机制,签订目标责任书,以“客服管家窗口”为载体,收集、汇总、讨论、处理、共商小区事宜,为居民提供精准有效物业服务26项,推动服务下沉到小区、矛盾调处在小区,实现小区居民与物业管理方的双向良性循环。三是群众自治“不断档”。采取定期列席恳谈会、调解会和联席会方式,让居民参与到小区管理决策、协商议事、物业监督等重要事项中,全面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推动遇事“站在边上看”向“主动参与干”的转变。截至目前,累计有8000余名居民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提出合理化建议1237条。

(三)基层治理“大合唱”,守护“稳稳的幸福”。融合城市党建、机关党建、小区党建、物业管理与文明素质提升等各方面,利用网格化基本运作方式,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红管家”让生活更幸福、更美好。一是系统治理“全周期”。建立由小区党支部牵头,社会组织、区直部门、驻区单位等深度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21个民生部门与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的无缝对接,着力打造解决问题“收集—交办—处理—反馈”闭环机制。二是联合治理“全要素”。社区党委统筹牵头,小区党支部具体落实,打造邻里议事厅,为社区、物业和业委会三方沟通交流提供平台和阵地,不定期召开协同治理联席会议,推动解决小区治理问题、共性难题,年度小区物业测评业主满意度均达80%以上。三是动态治理“全方位”。针对社区管不到、物业管不了的棘手问题,组建公安、城管、住建、市场、消防、生态六部门“联合执法队”,推进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与综合执法队无缝对接,根据小区居民诉求开展联合执法187次,让小区居民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安全感。

四、探讨与启示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径。充分发挥党建在小区“红管家”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坚持强化党建引领,将小区“红管家”作为解决基层民生和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从本质上来看,小区“红管家”是村(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也是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共治的重要阵地。洪泽区通过小区“红管家”建设实现党建带群建、促社建,把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精神真正落实到基层。在小区“红管家”建设试点中,基层党组织是核心,通过基层党组织,将区域内各条线、各区块党建资源凝聚起来,让区直部门、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等力量都能参与进来,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强大号召力,更好展示身边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激励更多群众参与到小区“红管家”服务中来。

二是坚持联动共建,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新机制。小区“红管家”的建设坚持综合统筹、系统集成,与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相结合,运用“基本功能+拓展功能”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自上而下注入资源+自下而上生成项目”,上下贯通、横向联通,将小区“红管家”建设成为具有综合性功能的平台,尽可能地把资源下沉到百姓身边,着眼于群众最基本的需求,提供就近、便利、稳定、可预期的服务,做到“生活小事不出社区、教育服务就在身边”,逐渐探索形成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德治、法治‘四位一体’机制,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重要基础。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实现城市基层治理新突破。在小区“红管家”建设及服务体系构建中过程中,注重因地制宜、靶向施策。要求各个小区结合自身特点,在突出服务主导的同时拓展个性服务功能,不断挖掘小区资源,形成自己的服务项目清单,建设成富有特色的小区“红管家”。比如,小区“红管家”一般设在物业办公楼,统一挂牌,统一设置相应基础功能室,但不同小区针对居住群体对象不同,有的更注重老年人服务,有的更注重儿童娱乐。在建设过程中,处理好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关系,更好地通过基本功能的标准化带动服务的规范化,通过服务项目的个性化更好解决需求的差异化。

四是坚持数据共享,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小区“红管家”建设试点,不仅仅是为了给群众带来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更要有力地推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现代化。在推进过程中要强化数据共享,对已有的区级平台推动破除信息壁垒、做到全面共享,同时也制定统一的智能化建设标准,加强监管。强化功能整合,促进信息技术在居家养老、停车管理、公共安全等方面的运用。同时,发挥小区居民的“主人翁”作用,强化群众参与,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手段,在发动引导全区上下特别是职能部门积极参与的同时,更加充分地撬动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更好发挥现代科技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责编:王珂园、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