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分享

福建石狮市湖滨街道:街区党旗红 邻里情更浓

石狮市湖滨街道党工委

2022年09月26日16: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一、背景与起因

湖滨街道位于石狮市中心城区,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居民群众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差异性特征,原有简单性的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群众不满意的更多是小区垃圾乱扔、车辆乱停、私搭乱建,群众更需要的是孩子放学有人照料、矛盾纠纷有人化解、邻里活动有人组织等。

基层党建要做到社会发展到哪里,群众需求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聚焦居民所求所盼,湖滨街道扎实开展“好支部、好邻里、好生活”近邻善治街区建设专项行动,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推进组织与组织近邻共建、组织与居民近邻守护、居民与居民近邻互助,最大限度发挥组织优势、服务功能,切实解决群众“最后一米”的难点痛点问题,用有温度的党建带来有质感的幸福,谱写“党建引领,近邻湖滨”的新篇章。

二、做法与经过

1、强组织,打造好支部。在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的基础上,从抓街道社区向抓小区、街巷、楼栋延伸,做到“有党员的沙巴体育平台就有党组织,有群众的沙巴体育平台就有党的工作”。一是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推进党组织设置,对有物业管理、条件成熟的小区,成立小区党支部,实行居民党员“直管”、在职党员“双管”、流动党员“托管”;对无物业管理的、未建立党支部的老旧街巷小区、散居楼栋,推行“两长一员”(党员街巷长、党员楼长、红色网格员)制,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家庭户”的组织架构,将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到群众家门口。二是坚持重点突破。把“坚持党的领导”等党建内容100%写进居民公约,并推动写入业委会章程、小区规约等,明确党组织主导社区配套组织及小区业委会、业主监事会等组织的筹备成立、换届改选及人选把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辖区各类组织和工作的领导,发挥好党组织把方向、谋大局、抓关键的作用。实行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物业企业、业委会交叉任职,推动47名符合条件的党员业主、社区“两委”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委会成员、物业质量总监,把“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打造成近邻党建重要力量。三是坚持区域共建。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推动社区小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商务楼宇、商圈市场、两新组织等各类党组织签订结对共建协议83份,组建广覆盖、多元化、开放性的区域党建联盟,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党建联席会议,共商要事、共解难题、共促发展。如,针对居民群众反映停车难问题,仙迹社区党支部及时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研究盘活改造闲置场所,新增停车泊位95个,并在停车场入口处配套建设口袋公园,既缓解群英中路交通拥堵问题,又惠及周边居民及道路两旁的商铺,增加集体收入逾20万元/年。

2、重共治,打造好邻里。着力打通城市治理末端落实渠道,做到“小事不出街巷,大事不出社区”,让居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社区网格有方。按地缘型(以街区巷道、道路河流自然地域划分),单元型(以商业住宅小区、封闭居民小区划分),单位型(以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家属聚居区划分)和综合型(以集居住、商务、文化等不同功能特点划分)等不同类型,将全街道划分为83个网格,创新推行“1+1+N”(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网格党员为骨干,社区工作者、居民代表、志愿者、驻区单位等多元群体为支撑)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工作法,把治理资源下沉到网格一线,社区90%以上的工作通过网格得到快速完成,广大居民称赞“党建网格化,服务不漏网”。二是街巷力量延伸。从熟悉街巷楼栋民情、群众基础好、认可度高的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在职党员住户、驻区单位党员中选聘党员街巷长68名、党员楼长126名、红色网格员149名,并在街巷、楼栋等显眼位置设置公示牌,公布“两长一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方便居民群众联系。如,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发挥“两长一员”的“路熟脸熟”优势,对辖区行动不便的老人、孕产妇、重症患者、残疾人等提供上门采核酸服务,做到封控不封情、隔离不隔爱。三是小区厝边搭台。推行“两议两评两公开”工作机制,由小区党支部牵头搭建各类群体共同参与的睦邻议站、共建理事会等民主议事协商平台,及时化解装修噪音、花圃种菜、小区遛狗等矛盾纠纷,切实提升小区管理服务水平,打造“党建引领、邻里相亲、互帮互助、和谐友善”的“好厝边”小区党建集群。如,针对居民反映的装修噪音、建筑垃圾装运等问题,龙福小区党支部立即启动协调议事机制,动员业主将装修时间安排在非休息时段,并由物业公司指定一块公共区域用于堆放建筑垃圾并定期清理,事件得以圆满解决。

3、优服务,打造好生活。坚持重心下移,建成10个集议事办公、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和“党建+”邻里中心,分类引进服务业态,不断优化“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等6项服务功能,打造“宜业、宜居、宜游、宜养、宜学”的“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一是做细行政服务。在提供群众高频需求的基本行政服务基础上,梳理明确45项帮代办服务,设立24小时便民服务自助终端机,通过推行错时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和“一窗受理”“一站办理”“一次提交”“一次办结”等服务机制,畅通电脑端网上办、手机端掌上办、服务大厅一窗办、社区帮代办等多种服务渠道,让“服务多下沉、群众少跑腿”。二是做优市场服务。精准掌握社区党员群众需求,整合共建单位力量,以党群服务中心和“党建+”邻里中心为主阵地,完善医疗、文体、康养、生鲜等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并引进养老托幼、残疾人托养、家政服务等优质第三方资源,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专业、便捷、舒心的服务。如,新湖社区党委紧盯“老”和“少”两个民生关键点,创建全市首家儿童综合服务工作机构、开办老人餐厅,不仅深得老人好评和儿童欢迎,也消除了青壮年群体的后顾之忧;长福社区的自强自立残疾人服务中心不仅提供“零支付”托养服务,还提供残疾人就业培训,帮助残疾人走出家庭、融入社会。三是做实志愿服务。成立由社区党员干部、“两长一员”、在职党员、物管人员、热心居民等组成的“红色帮帮团”,根据居民需求和帮帮团成员优势特长,组建文化营造、老龄服务、医疗保障、法律咨询等4支服务小分队,采取“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对象”方式,上门为居民群众提供“邻”距离服务,累计常态化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200多场次。

三、成效与反响

“好支部、好邻里、好生活”近邻善治街区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一年多来,获得了广大党员群众的认可,“无事常联系、有事共商量、邻里一家亲”的氛围蔚然成风。其成效主要体现在:

1、组织聚邻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家庭户”的穿透式扁平化组织体系,不仅是工作力量的下沉,更把工作力量和服务资源投送到千家万户,变“陌生人社会”为“熟人社会”。街巷、楼栋的显眼位置随处可见“两长一员”公示牌,网格服务治理也随时可见“两长一员”的身影,党建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凸显,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两长一员”主动当好抗疫一线“排头兵”,让群众时时都能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2、治理到末端。通过“两长一员”经常性入户走访、面对面与群众谈心交心,建设网格民情接待站、街巷红色驿站、党员楼长工作室等平台及时化解居民群众、企业商户、游客顾客等各类城市主体遇到的烦心事、揪心事,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有说事评理的沙巴体育平台,不仅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而且极大提高了居民群众参与治理的热情,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做到“小事不出街巷、大事不出社区”。

3、服务在身边。通过建立以社区、小区党支部为主渠道的资源投入模式,广泛凝聚辖区驻区单位、商务楼宇、商圈市场、两新组织等各类党建主体力量,切实推动各项政策、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向居民家门口延伸,服务群众的供给侧得到有力保证。如,玉湖社区党委联合共建单位市老干综合第一党支部成立玉湖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绿叶小组,充分发挥退休老党员的个人特长和优势,着力优化孩子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思想情感环境等,营造“邻里和谐、成长互助”的良好氛围,传递大家庭的温暖。

四、经验与启示

1、延伸党建触角是基础。城市基层治理类型多样、主体多元、诉求复杂,要在城市治理中把工作做细,就必须激活邻里红色细胞,在最基础的群众工作单元中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把党的工作覆盖到户到人,织密社区、网格、街巷的点线面,绣出精细的大治理。

2、根植群众需求是关键。推行近邻党建工作,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上下功夫、求实效,做到需求在末端发现、服务在末端开展、问题在末端解决,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3、整合邻里资源是重点。要充分发挥党在统筹社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各行业各领域资源融合互通、共建共享,才能有效应对邻里服务主体、服务需求、服务对象多元化这一实际,从一般化服务转向精细化服务,让党群服务中心和“党建+”邻里中心真正成为群众“有事想得到、办事找得到、没事想去聚、有难靠得住”的温馨家园。

五、探讨与评论

“好支部、好邻里、好生活”近邻善治街区建设专项行动,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突出党建引领这一根本要求,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从抓街道社区延伸到抓小区、街巷、楼栋,打通组织壁垒,打破区域内党组织的封闭状态,把党的工作覆盖到户到人,使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二是突出整合资源、近邻共建这一方法,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从行政管理转向基层治理,把城市各领域党组织组织起来,把各类资源整合起来,把蕴藏基层的各种力量凝聚起来,促进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三是突出人民至上、为民服务这一导向,将社区服务从一般化转向精细化,精准对接居民服务需求,解决好他们“急难愁盼”的问题,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突出以人为本、守望相助这一主题,通过开展邻里活动、培育邻里文化、密切邻里关系等措施,引导居民走出家门、相互交流、增进感情,增强居民自治意识和家园归属感,让“邻里一家亲”蔚然成风。

(责编:王珂园、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